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 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TM检测及其意义
    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TM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及其在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59例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其中急性甲型肝炎20例,急性重症肝炎14例,肝硬化代偿15例,肝硬化失代偿10例)、28例肝癌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TM... [详细]
  • 人血管内皮抑素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人血管内皮抑素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人血管内皮抑素(ES)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RTPCR技术从人体肝脏组织扩增出ES基因,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中,酶切鉴定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结果 成功克隆ES基因并筛选出pPIC9载体中的ES阳性克隆,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已报道的ES基因序列一致。结论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详细]
  •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 [详细]
  • 基层医院开展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
    基层医院开展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开展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了近3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和慢性硬膜下积液病人侧裂及鞍区的显微解剖资料及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资料。结果 通过鞍区及侧裂显微手术实践,基本掌握了鞍区解剖知识和侧裂分离技术。3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中,25例恢复正常工作,9例轻残,2例重残需人照料... [详细]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杀伤作用比较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杀伤...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出DCs、CIK细胞和LAK细胞,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CTLs,M... [详细]
  • 肾癌组织中支原体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癌组织中支原体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支原体DN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肾癌石蜡包埋标本95例,采用支原体通用引物的巢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肾癌组织中的支原体DNA。 结果 肾癌组织中的支原体DNA阳性率为81.1%;中、低分化肾癌组织中的支原体DNA阳性率(90.9%)高于高分化肾癌组织(72.6%) ...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