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电磁显像辅助床旁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10  浏览次数:1419次

    引 用:

    刘玉琪,何鲤穗,谭国良,孙旭日,陈志量.电磁显像辅助床旁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5(3),171-173

    关 键 词:

    肠内营养,电磁显像技术,鼻空肠营养管,危重病

    作者:

    刘玉琪,何鲤穗,谭国良,孙旭日,陈志量

    作者单位:

    泉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院

    出版年份:

    2014

    期刊页数:

    171-173

    收录者:

    知网

    摘要:

    目的评价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 l)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ICU 109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技术和营养管类型分为3组:对照1组(48例)采用复尔凯营养管育视置管,对照2组(28例)采用库派营养管育视置管,观察组(33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电磁显像辅助置管比较3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次数、置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对照2组和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I组(71.43 % , 90.91%比33.33%),部分成功率和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部分成功率:17.86%,3.030k比35.42%,失败率:I 0.7工%、6.06%比31.25%,均P< 0.05 ) ;而对照2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置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6土0.5比6.6士3.2 ,5.8士2.3,均尸< 0.05 ) ,巨置管成功者平均置管操作时间(m川)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缩短(12.48士3.78比25.27士3.61, 23.58士4.87,均P< 0.05 );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均无严甭相关井发症发生结论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成功率高置管操作时间短、安全,且简单易学。 To a1L1a the Pffl。fan electrnmagnPtic r1PV ice for correct bedside placement of asojejunal feeding tube for patients in intPn:icP care unit}I(:L).Methods ThP、linical dat。of 109 patients in ICL+0ho accepted bedside nasojejunal feeding lohe placement from Januam 2010 to }PptenlhPr 2012 }cerP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Lo the differenPe in t}-pe of n。jejunal feeding tube and the placement technique: control group 1 (n=48,Flocare feeding tube and bedside blind insP}t〔n group)、ontrol group 2(二=28,Corf7o) feeding tube and bedside blind insertion gs-oup),observation group(n-33,Coiflo } feeding tube and electromagnetic tube placement device group).The success rate, the times of placement,duration of nasojejunal feeding, and safety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control group 2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71.43任,90.91钎cs. 33.330}c),rate of partial success and ilure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1(partial success rate:17.86%,3.03% vs. 35.42%;failure rate: 10.71%,6.060}c vs. 31.25%.all P

    阅读全文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