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肾脏病学》

    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1107次

    刘会菊,田 丽(陕西省咸阳市彬县人民医院,陕西 彬县 71350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乙醇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46例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的清醒时间为57 min、平均住院时间2.7 d,并发症发生率为17.3%;观察组

    平均的清醒时间为28 min、平均住院时间1.5 d,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效果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

    [关键词] 纳洛酮;乙醇中毒;临床效果

    急性乙醇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治疗不得当可能造成胃穿孔,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治疗时首先就需要对症治疗后再予以保肝和利尿剂运用[1]。现将4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肠炎纳洛酮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17~47岁,平均(34&plusmn;1.8)岁。就诊时间平均在1.7 h,临床分型为兴奋期为17例,共济失调期20例,昏迷期9例。观察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8~49岁,平均(35&plusmn;1.7)岁。就诊时间平均在1.8 h,临床分型为兴奋期为19例,共济失调期19例,昏迷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依据不同的分期予以用药。兴奋期予以纳洛酮0.4 mg配5%葡萄糖静脉推注,共济失调期予以纳洛酮0.8 mg配5%葡萄糖静脉推注,昏迷期予以纳洛酮1.2 mg配5%葡萄糖静脉推注。一般在注射后半小时内患者可清醒,如尚未清醒可再重复一次。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洗胃、Vit C等对症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ASS 13.0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两组在平均的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治疗后对照组平均的清醒时间为57 min、平均住院时间2.7 d,并发症发生率为17.3%;观察组平均的清醒时间为28 min、平均住院时间1.5 d,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醇中毒的诊断一般依据患者的酗酒史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则可明确诊断。目前一般根据症状可分成3期[2]。兴奋期主要是情绪激动,颜面多汗,皮肤潮红,心跳加快,语无伦次,易激怒,具有攻击性。共济失调期主要是患者步态动作不协调,烦躁不安,言语含糊不清,可有复视,眼球震颤等表现。昏迷期较为少见,表现除以上症状外,主要是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呼吸明显减慢,心率加快,持续的昏迷会造成严重的延髓中枢损害,甚至造成死亡。

    在摄入乙醇后的半小时后会被胃和小肠吸收,过量的摄入则会破坏胃黏膜,引起上皮细胞的损害,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等,产生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也有胃炎、胰腺炎等表现。而乙醇中毒就是&beta;-内啡肽内源吗啡衍生物等物质的释放不断的增加的结果。而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beta;-内啡肽,易通过血脑屏障。从而迅速抑制&beta;-内啡肽释放,可使血中的乙醇含量明显下降[3]。纳洛酮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苷结合,其半衰期一般是在30~80 min左右,所以在对于出现了昏迷的患者可重复注射纳洛酮。往往在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一般减缓推注速度多数可缓解,若不能缓解则可予以地塞米松等肌内注射。另外,纳洛酮是一种安全有确切效果的临床药物。不仅在乙醇中毒上效果独特,而且治疗脑梗死、吸衰竭等休克也有一定的效果,适合各个级别的医院运用[4]。

    4 参考文献

    [1] 刘伟英.奥美拉唑联合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消化道损害[J].中国社区医师&middot;医学专业,2009,11(21):41.

    [2] 李宝玲.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6例报告[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11(2):93.

    [3] 汪忠诚,赵 玲,傅元勇,等.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的临床观察[J].农垦医学,2003,25(5):357.

    [4] 赵 平,哈玲梅,高恩香,等.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乙醇中毒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56.

    [收稿日期:2012-06-30 编校:徐强]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疗效观察刘会菊,田 丽(陕西省咸阳市彬县人民医院,陕西 彬县 71350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乙醇中毒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46例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的清醒时间为57 min、平均住院时间2.7 d,并发症发生率为17.3%;观察组平均的清醒时间为28 min、平均住院时间1.5 d,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效果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

    [关键词] 纳洛酮;乙醇中毒;临床效果

    ↑上一篇:肺栓塞36例误诊分析
    ↓下一篇:小儿尿石症6例误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