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发生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1例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082次

    血常规作为临床的常规检查项目,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规使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作为血常规的抗凝剂。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EDTA 会使部分标本发生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即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此现象常出现于一些疾病的开始或治疗过程中[1],可能干扰疾病的诊断,目前已有较多病例报道。但在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EDTAPTCP,国内目前尚无报道,现将此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 岁,2013 年6 月28 日因间断上腹疼痛1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6d来本院就诊,收住于本院肝胆外科。诊断为:(1)胆总管残余结石;(2)胆总管狭窄。查体: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33×1012/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7×109/L。既往无血液病病史。审核报告时发现血小板减少,立即推片复检,血涂片经瑞姬氏染色,镜下血小板数量极少,散在分布,未见聚集成团血小板或巨大血小板,与仪器检测结果相符。经血液科会诊,血小板减少考虑感染后继发改变可能。于6月29日至7 月4 日,每日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15000 U 皮下注射。6 月29日至7月3日,每日监测血小板,结果分别为5×109/L、12× 109/L、22×109/L、31×109/L 、29×109/L。每日结果均经镜检复查,未见聚集成团血小板。7 月5 日再行血常规检查,仪器检测血小板为41×109/L,推片镜检,发现片尾较多聚集成团的血小板。更换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重新上机检测血小板,其结果为112×109/L,同时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未见聚集。

    2 讨  论

    EDTAK2 因为具有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极小,并可抑制血小板在体外的聚集等优点,成为了被广泛使用的血液抗凝剂。EDTAPTCP的临床发生率仅为0.07% ~0.21%,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稍高,为0.1~2.0%[1]。至今未发现该现象有何病理、生理意义,也与特殊药物的作用无关,因此不为大多临床医生所熟悉。但有文献[2]报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占全部血小板减少症的15% ~30%,主要为EDTAPTCP,因此该现象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免对患者造成误诊误治。目前针对EDTAPTCP,主要采取更换抗凝剂(枸橼酸钠、肝素)或采集患者末梢血进行血细胞计数。肝内外胆管结石,长期反复胆管炎发作,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严重胆道感染可以造成血小板的急剧减少[3]。本病例患者初诊时血小板减低(7×109/L),镜下并未发现血小板聚集现象,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严重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并非EDTAPTCP。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一种造血因子,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升高血小板,是目前应用于科研及临床升高血小板作用最强的药物,能够短时间内是血小板数量上升。主要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液病、胆总管结石、肾病综合征等疾病[4]。本病例患者在rhTPO 输注治疗过程中,连续6次检测血常规,血小板未明显升高,且前五次均未发现EDTAPTCP,第6 次检测突发EDTAPTCP,对临床干扰性极强,如未进行人工镜检很难发现。若未及时发现,可能会对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产生干扰,致使药物持续过度使用,造成血小板过度升高,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在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若连续用药多日且效果不明显者,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检验工作者均需考虑是否发生了EDTAPTCP。可见,及时有效的人工镜检复查在血常规检测中至关重要。目前各实验室都在参照“国际血液学41条复检规则”[5]制定适合各自的复检规则。由于工作量较大,针对一些患者在某段时间内甚至每天都要监测血常规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又有专家提出Deltacheck的概念[6],即凡多日内连续测定结果符合复检规则但结果变化小于一定范围者,可核对历史数据后无需反复镜检,进行历史数据的比较,降低复检率。在此病例中,多日内连续检测血小板,结果变化并不大,当发生EDTAPTCP时,患者体内血小板已经升高至正常范围,但其EDTAK2 抗凝管血小板检测值仍偏低(41×109/L)。这一结果与既往多次结果基本一致且符合该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情,若依据Deltacheck规则,对这一结果本无需镜检,可直接报告,因此极有可能报告出错误结果。但在笔者所在实验室,目前并未制定Deltacheck 规则,凡符合镜检规则的均需镜检,因此才能及时发现这一较为罕见的病例,及时纠正EDTAPTCT,报告正确的血小板数量,对临床治疗该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效果给予及时的肯定,也避免了对该患者的过度治疗用药。由此,笔者认为需谨慎应用Deltacheck,避免因推片率下降而导致误诊,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本病例是一例较为罕见的EDTAPCTP。患者初诊时为感染引发的血小板减少,在输注rhTPO 治疗过程中突发EDTAPCTP。因此特别提醒广大医生及检验工作者,在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血小板变化,尽量配合人工镜检,谨慎应用Deltacheck规则,减少单纯依赖经验判断结果,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 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1068.

    [2] SinhaSK,ManddPK.Pseudothrombocytopenia [J].JIndia MedAssoc,2011,109(7):476478

    [3] 姚军波,沈小青.严重胆道感染致血小板急剧减少4 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2):155156.

    [4] 陈超,郭代红.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综合评价[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1):57.

    [5] BarnesPW,McFadden SL,Machin SJ,etal.Theinternationalconsensusgroupforhematologyreview:suggestedcriteriaforactionfollowingautomatedCBCand WBCdifferentialanalysis[J].LabHematol,2005,11(2):8390.

    [6] ButtarelloM.Qualityspecificationinhaematology:theautomatedbloodcellcount[J].ClinChim Acta,2004,346(1):4554.

    (收稿日期:20131111)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及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血小板分布异常原因分析及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