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细胞分析常见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04-25  浏览次数:1240次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库尔特应用电阻抗法原理首创了最早的血液分析仪,开创了血液分析仪器的新时代;因其检测的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易于操作等优点,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标本的采集不合格以及血细胞分析仪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局限性,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就使用SysmexKX21血细胞分析仪做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标本采集不合格 男性患者,45 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住本院,血细胞分析结果:WBC6.8×109/L、RBC0.79× 1012/L、HGB22g/L、HCT0.077、血小板137×109/L;由于是夜班急诊患者,同时还做了肾功、离子,值得关注的是K+ 结果为2.76mmol/L;怀疑标本的采集是在静点同侧血管取血,通知病房重新采血复查并强调当班护士不要在静点同侧采血,复查结果为WBC15.9×109/L、RBC1.93×1012/L、HGB57g/L、HCT 0.184、血小板277×109/L、K+ 结果为4.24mmol/L。

    1.2 EDTA 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

    1.2.1 某女性,65 岁,社区体检人员,做血细胞分析,第1 次结果为PLT2×109/L,白细胞和红细胞相关指标均正常;故要求社区重新采血复查,第2次结果显示PLT4×109/L,其他指标与前一次基本一致。手工复查发现,血涂片经染色镜检可见成堆的血小板出现;手工PLT 为136×109/L,镜下出现血小板聚集成团现象。

    1.2.2 女性患者,54岁,因糖尿病入住本院,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PLT46×109/L,且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小细胞群(淋巴细胞群)前面出现异常小峰,小细胞群基底抬高,其他指标正常,怀疑是EDTA 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对该标本涂片染色发现聚集成堆的血小板,手工血小板计数为235×109/L,多见血小板团。重新采血用枸橼酸钠抗凝管上机分析结果与手工镜检结果基本一致。

    1.3 血细胞直方图异常改变

    1.3.1 某女性患者,成人,因发热待查来本院求诊,血细胞分析结果:WBC23.5×109/L,Hb80g/L,PLT82×109/L,仪器提示白细胞不分类,查看白细胞直方图发现,大细胞群峰(中性粒细胞群)左移,位于中间细胞群处,对该标本涂片染色可见大量幼稚细胞,后经骨髓穿刺定诊为M3(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

    1.3.2 某10岁儿童,感觉全身无力来我院求诊,血细胞分析结果:WBC46.1×109/L,Hb100g/L,PLT76×109/L,仪器提示白细胞不分类,白细胞直方图显示细胞都集中在小细胞群(淋巴细胞群),且细胞峰的位置只在小细胞群,手工涂片镜检发现幼稚淋巴细胞达80%,后经骨髓穿刺定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讨  论

    高质量的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标本采集不规范、保存不当,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临床上的患者血液标本是由护理人员采集完成的,要求严禁在输液管或输液的同侧静脉抽取血标本。因输液可以使血液稀释或输液成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造成与患者真实情况不符。本文第1个病例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本来是K+ 是正常的患者由于标本采集不当检测的结果成了低K+ 患者,重度贫血的患者成了极重度贫血的患者,如不及时发现,将会给临床带来错误的诊治,威胁患者的生命。

    EDTA 致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病理机制,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十分清楚,可以确定的是EDTA 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是在EDTA 盐作为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的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它可以与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结合,同时激活PLA、PLC、AA、ADP、5HT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又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出现使血小板互相凝集现象[2]。在做血细胞分析时,要注意检测结果是否和患者的临床信息相符,出现异常结果需分析原因并及时与临床沟通。EDTA 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发生率为0.09%~0.21%[3],但是结果的误差会导致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负担。当检验工作人员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且与患者没有出血及相关症状,特别是体检的人员,应考虑是EDTA 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需要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或PLT 复查,避免临床误诊。

    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是以库尔特原理为基础,对血液中WBC、RBC、PLT 及血小板体积和Hb浓度进行测量的检测仪器。在白细胞直方图上,按溶血剂处理后的细胞体积大小将WBC 分为:淋巴细胞(35~90fL)、中间细胞(90~160fL)和粒细胞(160~450fL)。直方图异常区域在淋巴细胞左侧时,提示有体积小于35fL 的颗粒干扰,如聚集的PLT 或巨血小板、有核红细胞(NRBC)、未溶解RBC、脂类颗粒、冷凝球蛋白、疟原虫等;在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区域时,提示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浆细胞、嗜酸或嗜碱细胞;在中间细胞和粒细胞区域,提示有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在中性粒细胞右侧区域时,提示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增高[4]。在临床工作中,检验人员需要掌握血液分析仪的原理及分析参数和直方图的临床意义,当检测数据或直方图出现异常,一定要进行手工显微镜涂片形态学复查、方可报告,而不能仅依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进行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马芸,林国跃,黄萍.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3):21212122.

    [2] 陈言伟,张一民,董娟.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49.

    [3] 宓庆梅,施巍宇,郝婉莹,等.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719.

    [4] 韩昌波.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应重视血细胞直方图的异常改变[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5221524.

    ↑上一篇:血清N 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下一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和防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