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标本溶血在生化检验中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1174次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标本溶血,从而对生化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标本溶血,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详细了解标本溶血在生化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1]。选择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每一位采集血液5 ml,将其平均放置于2支试管中,每份分别2.5 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让其在室温下自然分离,并在 30 min后,速度为1 200 r/min,离心10 min,取出1 ml血清作为正常血清;而另1支试管中的血液标本,通过人工处理使其发生溶血,并且同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备用。

    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 AU2700)、生化分析试剂盒(上海永昶原装试剂)。

     1.3 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肌酸激酶(CK)、γ-谷胺酰转肽酶(γ-GT)、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1.4 测定方法:测定时,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每份血清各测定10次,取均值,得到试验数据,评价分析50例正常标本与溶血标本的各项生化指标及其含量。 1.5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试验结果对照分析,与溶血前相比,溶血后标本的 DBIL、ALB、TC、TG、HDL、TBIL、LDL的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TP、 AST、LDH、ALT、γ-G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LT、AST、α-HBDH、LDH这几种酶在红细胞内的浓度高,溶血后含量增加。CK采用速率法进行测定,由于红细胞中含有腺苷酸激醇(AK),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使得CK活性增加,进而导致结果偏高。TP主要采用双缩脲法检测,测量波长为 540 nm,一旦出现溶血,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在555 nm波长处会出现血红蛋白会吸收峰,从而使得测量结果升高[2-5]。

    根据本组研究以及结果显示:标本溶血主要是在采集、运送以及分离和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红细胞破裂,导致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清发生的溶血。通常主要有:采血器具不合格、残留有机物对红细胞的破裂、真空采血时负压作用导致细胞破裂等。鉴于以上诸多原因,为此,为尽量避免或减少标本的溶血,要求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规范操作,并且要对血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确保标本的妥善保存,使检验结果更加可靠、准确,必要时应重新采血。纵观以上分析,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分析,了解标本溶血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为生化结果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4 参考文献 [1] 王辉莉.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0,16(20):144. [2] 李 恒.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9(23):118. [3] 杜永光,李伶俐.溶血对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影响的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19(24):79. [4] 宋春元.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230. [5] 李明宏.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10):221.

    ↑上一篇:密闭式回血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中的运用
    ↓下一篇:扣眼穿刺三同操作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