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4-03-06  浏览次数:1305次

    对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肝胆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尤其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肝胆管结石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12例,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37~66岁,平均(49.69±1.82)岁,病程为1~4年。结实发病部位为右侧肝内胆管10例,左侧肝内胆管20例,胆总管51例,肝总管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治疗。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给予微创治疗,具体做法为全身麻醉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操作孔与镜孔,将胆总管进行准确定位后,沿纵轴往胆总管前壁用镰状钩刀挑开0.5 cm,用微型剪纵行剪开1.0 cm切口,将纤维胆镜置入主操作孔,对结石进行探查,如发现结石可以用取石网篮取出,如结石过大,可导致嵌顿,可以采用蚕食咬碎法、导向钳夹法、胆镜扩张法取石。对照组给予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的传统手术方式,将胆总管的切口延长到肝管的汇合处,直视下经过左右肝管的开口处将各分支内结石清除,同时将狭窄的肝内胆管切开。肝脏浅表部位结石患者,可以经肝实质将肝内胆管切开再取出结石,放置在T管或者行胆肠内的引流术。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的临床情况、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肝胆管结石指原发在包括肝内胆管等胆管系统内的结石。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是结石的性质[2]。普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肝胆管结石,其发病率为4.7%,依据病理以及病程的不同,肝内胆管结石病可以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从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局限到肝内胆管的某段结石,直到后期遍及整个肝内外的胆管系统,更为严重甚至导致肝脓肿、肝萎缩、胆汁性肝硬化等晚期病例的并发,最终造成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由此可见,该病具有十分复杂的临床表现。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潴留可能是肝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近年来,由于超声引导下的PTC、CT、ERCP、PTC、B超等的广泛开展和普及,能够较快确诊肝内肝管结石与狭窄,并且可以获取影像学关于胆系病理变化全貌的显示。虽然肝胆管结石外科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是其残留结石率在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后仍达30.4%[3]。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选择何种手术方法是胆道外科研究重点。由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与肝脏的病变较为复杂,因此应依据患者全身、胆道狭窄、肝脏病变、结石部位情况进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而应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较传统手术治疗更显著,可以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4参考文献

    [1]麻承志.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57.

    [2]陈佑生.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90.

    [3]范永宁,杨雁灵,陈勇,等.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37.

     

     

     

    ↑上一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下一篇:抗生素与手术疗法联合应用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72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