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850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作者:徐成林 李爱芳 高永峰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以剧痛、血尿、尿痛为特征,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平均37岁;病程5天~2年。伴血尿者35例,其中21例为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12例。伴肾盂积水10例。全部病例均有疼痛,如腰部酸痛,腹痛阵发性加剧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本组病例均经B超和(或)X线腹部平片确诊,其结石直径1cm以下者纳入本组治疗范围。依其结石部位不同: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3例。1.2 治疗方法1.2.1 中药 自拟三金排石汤:海金砂30g,金钱草30g,鸡内金10g,石苇30g,瞿麦15g,扁蓄15g,滑石30g,猪苓15g,茯苓15g,香附15g,枳实10g,黄芪30g,补骨脂15g,生地20g。处方加减:湿热甚加苦参、黄柏;血尿加白茅根、三七、丹皮;痛甚加元胡、夏天无等。1.2.2 西药 黄体酮40mg,1次/日,肌注;654-210mg口服,3次/日,或10mg肌注,1次/日;速尿20mg肌注,1次/日。1.2.3 饮水 3000ml/日以上,尿量2500ml以上。1.2.4 运动 以跳跃运动为主,足跟着地,阶梯式上下跳跃。上述治疗7天1疗程,每疗程复查1次,必要时进行第二个疗程。2 疗效观察2.1 疗效标准 治愈:结石排出,梗阻解除,尿化验正常;有效:部分结石排出或结石下移3cm以上。无效:无结石排出、结石下移不明显、排尿困难。2.2 结果 治愈33例(86.8%);有效5例(13.2%);总有效率100%。3 讨论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淋证中的石淋、血淋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邪气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或湿热久蕴、煎熬水液,尿液凝结、聚为砂石;或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或肾虚日久,砂石积聚所致。现代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 [1] 与季节、气候、性别、遗传、机体激素水平高低、水的摄入量不足、食物成份、水质、尿路感染、尿液成分及pH值的变化等有关。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对结石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行气导滞、活血化瘀为主;肾虚者应当补肾消石、攻补兼施。三金排石汤中海金砂、金钱草、鸡内金、石韦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瞿麦、扁蓄、滑石清热利湿;猪苓、茯苓利水渗湿;香附、枳实理气通淋;黄芪、补骨脂、生地益气补肾滋阴。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黄体酮 [2] 能促进输尿管蠕动及扩张和缓解输尿管痉挛,利于结石排出。654-2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而止痛。有报道654-2能抑制输尿管蠕动 [3] ,而黄体酮能促进输尿管蠕动,二者是否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大量饮水及速尿的应用,使之短时间内尿量剧增,由于重力、压力增加,阻力下降,冲击结石移动,加速结石排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例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 陈利国,尤可.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54-357.2 庞国民,府军.常用药物新用途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43-244.3 张新廷.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方法的改进.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2,2(13):1209.

    ↑上一篇:丛生丝孢酵母菌所致泌尿道感染1例
    ↓下一篇: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