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活血祛瘀法治疗泌尿系静性结石78例

    发表时间:2009-12-22  浏览次数:808次

    活血祛瘀法治疗泌尿系静性结石78例作者:王和权    【关键词】  泌尿系静性结石  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0.1%~1%,含钙结石约80%,通常称为动性结石,常规中药治疗排石率高。由尿酸、胱氨酸等成分引起结石,通常称为静性结石,常规排石中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根据结石性质、游离状态,使用活血祛瘀治疗泌尿性静性结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1例,均为门诊病例,3~18岁13例,19~30岁48例,31~50岁47例,51~60岁29例,61岁以上14例。肾结石98例,输尿管结石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3例。    1.2  诊断标准  腰部或上腹部持续钝痛或阵发性剧烈绞痛,时有出冷汗、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血尿,B超反复3次检查均提示泌尿系结石,固定位置不变,并呈黏附状态,用常规排石药物无效。    1.3  治疗方法  (1)方药:穿破石10g,王不留行25g,路路通10g,牛膝15g,红花10g,丹参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玉米须25g,白茅根25g;北芪25g,枳实10g。加减:尿痛加瞿麦15g,生地15g。剧烈绞痛加元胡10g,田七10g。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后停药7天,再服用2个疗程为计算疗效结果。(2)对照组药用消石片(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ZZ-5443桂卫药准字1985第027042号)、阿托品等,合并感染加用抗生素。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停药7天,再用药3个疗程计算疗效结果。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结石排出,无残留结石,症状消失。好转:部分结石排出或结石明显波动下降,症状好转。无效:无排石效果,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5例,占57.69%,有效19例,占24.35%,无效14例,占17.96%,总有效率82.04%;对照组治愈29例,占39.72%,有效15例,占20.54%,无效29例,占39.73%,总有效率60.2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教师,患有肾结石5年,曾多次服用中草药治疗未果,绞痛等症状反复发作,于2001年5月25日就诊。诊时患者肾绞痛剧烈2天,并放射少腹部,频频尿意,发热,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尿常规:红血球(+++),白血球(++)。B超复查仍提示左肾中极结石0.8~0.7cm,右输尿管上端结石0.5~0.4cm,5年来多次复查B超示原位置不动结石,考虑静性结石。药用穿破石10g,王不留行25g,路路通10g,牛膝15g,红花10g,丹参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玉米须25g,白茅根25g,北芪25g,枳实10g,元胡10g。每日1剂,复煎分2次服。3剂后,肾绞痛明显减轻,热退,尿常规:红血球(+),白血球(+)。药已对症,再进5剂,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上方去元胡,再10剂。复查B超提示右输尿管上端结石消失,左肾结石形态位置未改变。停药7天,再服15天,服药第12天排出黄豆粒结石。复查B超左肾结石消失而告愈。4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学淋证中的砂石淋范畴。病因是多方面的,除与湿热煎熬有关外,气滞血瘀无疑也是重要因素。若机体气血运行通畅,气血水运行不息,动而不居,有形之物也不能聚而为患。一旦某些因素引起气滞血瘀,即会促使结石发生。结石为有形之物,反过来又阻碍气机运行,加剧疼痛。另外,结石每易损伤脉络,引起尿血,多则产生瘀血阻滞,加大结石形成。故无论是结石产生前或结石产生后,气滞血瘀在石淋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故药用王不留行、穿破石、路路通活血祛瘀,攻石开路为君药;红花、丹参凉血活血祛瘀,牛膝、元胡祛瘀止痛,引药下行,增强君药排石作用为辅药;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化石为佐药;玉米须、茅根、北芪、枳实利尿通淋,补气行气,使尿道通畅,并防其伐之太过。其奏祛瘀攻石,通淋化石的作用,故临床用其方法治疗泌尿系静性结石取得满意疗效。

    ↑上一篇: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处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