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1-09-08  浏览次数:556次

      作者:丁淑荣  作者单位: 山东烟台,烟台市中心血站供血科

      【摘要】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方法80例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两组,44例输注新鲜血小板,36例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输注后1h和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止血情况。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组与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在止血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方面,新鲜血小板组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 提倡新鲜血小板输注,冰冻血小板仅在紧急情况下作为替补供应临床。

      【关键词】 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近几年随着本市成分输血的日益普及,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机采血小板因其纯度高、容量小、疗效好、来源于单一献血者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1]。血小板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2]。本文对2009年5—10月输注本站供应的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两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站跟踪调查了2009年5—10月期间80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6~68岁,均为第一次输注血小板,排除由于多次输血和(或)血小板输注史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免疫因素。输注新鲜血小板组44例,其中白血病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脾功能亢进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输注冰冻血小板组36例,其中白血病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脾功能亢进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10×109/L,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1.2 血小板采集 血小板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中国分公司生产的MCS+LN9000-220E型血细胞分离机及REF995E血小板耗材制作,献血者均来自本市志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条件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合格、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血细胞比容≥0.36者为供者。按照说明书安装管道、设置程序,4~7个循环(循环血量1800~3000ml),每袋采集容量约200ml,血小板计数≥2.5×1011/L。采集出的新鲜血小板于(22±2)℃振荡保存,有效期5天;新鲜血小板在无菌条件下,加入5%二甲基亚砜(DMSO),速冻后迅速置于-80℃以下冰箱保存即为冰冻血小板,有效期1年。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血小板输注前患者做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同型输注。冰冻血小板使用时先在37℃水中溶化,然后经输血器过滤,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快速输注,每次输注一个治疗剂量,并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出血情况。

      1.3.2 评价标准 根据血小板计数有无增高和输注后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3种: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无新的出血倾向为显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临床症状减轻,病情控制为有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不上升或下降临床症状不减或加剧者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输注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比较。患者分别输注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后,测定1h、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2.2 分别输注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后两组止血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组研究表明,在止血效果方面,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方面,新鲜血小板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究其原因可能是冰冻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造成保存损伤,在冻融过程中也可能由于纤维蛋白的析出而影响其质量,加之DMSO本身具有的副作用,故不宜常规使用。近几年来,国内相继有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报道,其有效率为85.1%~99.77%[3]。目前国外报道,冰冻血小板技术多用于自体血小板的储备,在患者需要时解冻输注,这样既可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又可降低传播血源性疾病的危险,获得了满意的效果[4]。

      机采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向出血部位集聚,以达到止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越严重的患者,输入血小板消耗越快,临床止血效果相对较好,但血小板计数不一定明显升高。新鲜血小板以其浓度高、质量好而被病人及临床医生广泛认可。但新鲜血小板的输注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如需要提前预约,制备时间长,保存时间短,难以及时满足临床需求。而冰冻血小板输注前准备时间明显缩短,可随需随取,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应用,为各科大出血患者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目前本站加大新鲜血小板的预约采集力度,增加库存量,努力提高临床新鲜血小板的使用率,冰冻血小板作为替补,仅在紧急情况下供应临床。

      【参考文献】

      1 丛培芳,赵林,温振科,等.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活化分析及临床意义.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40.

      2 张献清,穆士杰,陈晨,等.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4):1400.

      3 陆典瑞.血小板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广州医药,2003,34:61-63.

      4 Pedrazzoli P,Noris P,Perotti C,et al.Trans fusion of platelet concen tratescryopreserved with Thrombosolpluslomdosedimethylsulphoxide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hrombocytopenia;apilotstudy.BrJHaematlo,2000,108(3):653-659.

    ↑上一篇:同一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
    ↓下一篇: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