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稀释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附3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黎劲,韦成信  作者单位:1.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例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采集自体血,并补充等量液体,然后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结束同时回输自体血。观察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手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变化及异体输血量情况。结果 3例心脏病患者术后Hb、Hct、Plt恢复良好,手术异体输血量减少。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对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输血,自体

      由于目前血源不足矛盾十分突出和同种异体输血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自体输血在临床的运用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对特定患者在术前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储存,适量补充胶体、晶体溶液维持正常的循环血容量,在保证组织供氧的前提下,使患者体内的血液稀释,术中或(和)术后回输已储存的自身血液[1],达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我院自2008年6月~12月共对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开展稀释式自体输血技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1,患者,女,23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病例2,男,22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病例3,男,20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关闭不全。3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术前无贫血,肝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无异常。

      1.2 方法

      1.2.1 采集自体血 在麻醉诱导平稳、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操作完成后,在心电监护、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严密监测下进行采集自体血,病例1从左桡动脉采集自体血,病例2和病例3均经腔静脉插管采集自体血。采血量根据患者体重、红细胞压积(Hct)及预期失血量而定,要求Hct的最低值不<0.25 ;采血速度100~300ml/10min,3例患者各采集自体血800ml 。用一次性采血袋分袋收集自体血,标志后置4℃自体血专用冰箱保存。采集自体血的同时输入胶体、晶体液补充血容量,进行等容交换,输液的速度应根据采血速度、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来确定;输入的胶体为贺斯和右旋糖酐,晶体为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为2∶1。

      1.2.2 回输自体血 手术输血的原则是先回输自体血再输异体血;回输自体血的原则是先采集的自体血最后回输。若患者病情允许自体血应尽可能在体外循环转流停止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回输患者体内。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必要时静注10mg速尿,以除去多余水分,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1.3 手术方法 3例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结果

      3例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Hct、血小板(Plt)变化及输异体血量情况,见表1。因严格控制采血量和采血速度,且在严密的监测下进行及时补液,偶有心率增快、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略有下降等,但均得到迅速纠正。病例1在手术结束前回输全部自体血。不再输异体血,而病例2、病例3因失血量较多,除回输自体血外,还分别另输入同种异体血7u和4u。术后常规护理,无发热和继发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术后9~13天康复出院。表1 3例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术后Hb、Hct、Plt变化及输异体血量情况注:1u血量相当于200ml全血或200ml血浆或200ml全血制备的浓缩红细胞

      3 讨论

      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之一,可以避免因输注异体供者血液引起的输血传播疾病及其他不良反应。根据采集血液及处理方式不同,自体输血可分为储存式、回收式和稀释式三种类型。稀释式自体输血尤其适合术前Hb增高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血液稀释既可以降低血液的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破坏和术中实际失血量,且只要血液稀释度选择得当又可以采集足够的自体血,而不会对血液携氧能力,血液凝固性及心、脑、肾等带来过多负面影响,而且如果一旦因血液稀释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还可立即开始转机,可有效迅速地避免心肌缺血和损伤,故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心脏手术节省库血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组有1例患者未输异体血,其他2例患者输异体血量也相应减少,达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若联合应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和(或)回收式自体输血,估计减少异体输血的效果会更好,有学者报道[3]26例心脏手术联合开展自体输血措施,达到全部不用库血的效果。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认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实施稀释式自体输血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如贫血、凝血机能异常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②采血前要与病人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严格控制采集自体血量及采血速度,并及时补充液体,要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采血,若采血过程中出现血压偏低、心率异常等情况应停止采血,立即转机建立循环;④采集的自体血要标记清楚,独立存放,回输时要仔细核对后先输自体血再输异体血。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5.

      [2] Goodnough LT, Monk TG, Brecher ME, et al. Acute normovle miche modilution should replace the preoperative dona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as a method of autologous-bloodprocurement [J]. Trasfusion,1998,38(3):473-476.

      [3] 张莹,熊卫芳,王玲,等.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75-76.

    ↑上一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形态学诊断部分分化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两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