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6-27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金卫群 作者单位:310014 浙江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血液

      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置管(CVC) 技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恶性血液病患者也较多地接受CVC技术,它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危重患者的救治,减轻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本身的原因,加之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为此,本科从2005年10月起,对恶性血液病病人CVC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I),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2005年7至9月实施CQI前,施行CVC病人35例,(颈内静脉29例,颈外静脉4例,股静脉2例),合并CRBSI 4例,其中3例在短时间内相继合并阴沟肠杆菌感染,另1例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感染率为11.4%。

      2 相关护理原因分析

      2.1 置管操作流程不够规范 如操作者直接戴燕帽操作,操作人员不固定,操作前洗手不彻底(未洗至前臂)等。置管后的护理规范不够,如肝素帽未定时更换,封管液未做到现化现用,操作前后洗手的依从性不够等。

      2.2 对护士的教育力度不够 CVC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置管后的护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流程,临床护士大都凭经验操作,对CRBSI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教育。

      3 制定质量改进方案

      3.1 讨论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 召开病房护理工作讨论会,将CVC的护理管理作为本科CQI的项目,讨论改进措施,制定目标,护士长为项目负责人,全体护士参与。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CQI理论知识、护理部关于CVC管理的规定、CRBSI发生的相关因素、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规范,增强全科护士的管理意识,做到人人重视预防CVC感染。

      3.2 细化环节管理,改进消毒隔离措施 (1)遵守本院护理部制定的CVC操作资格准入制度[1],不具备操作资格的护理人员不得施行CVC操作;科学选择置管部位和导管型号,首选颈内静脉,单腔导管,尽量避免股静脉置管,因此处易被大小便污染。(2)改善CVC操作环境及用物:操作前应请出室内所有人员,病人更换清洁的病员服,操作者在施行操作前彻底洗手(包括前臂),取下燕帽,戴一次性帽子、口罩,颈穿包内增加换药弯盘、镊子、及棉球,局部以无菌镊子夹取5%PVP-I棉球消毒,不得用棉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不<15cm,消毒30s后方可进行穿刺,扩大消毒洞巾面积至60cm×50cm。(3)规范置管后的护理方法 穿刺部位每天换药,如有污染潮湿随时换药,局部仍以无菌镊子夹取5%PVP-I棉球消毒,不得用棉签消毒;开封管前后须洗手或以消毒液擦手,封管液须现配现用;肝素帽做到每周一换,疑有污染(如脱开、有积血)应及时更换,输液、推注药物时接头及肝素帽处应先消毒,输液完毕后以无菌敷贴包裹肝素帽末端;微泵每日以健之素液擦拭消毒,输血结束后立即更换输血器,静脉高营养液输注结束后以充分量封管液冲洗封管,宜采用正压脉冲式封管;注意观察、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如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应及时拔管,并做血液与导管头端细菌培养[2]。

      3.3 加强对新分配护士的培训及对病人的健康宣教 学习规范的置管护理操作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护士长予以评估、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实习同学原则上不得单独进行CVC的开封管及换药操作。嘱病人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如遇出汗污染等,及时请护士更换敷料。

      3.4 加强环境清洁 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清洁,督促保洁工人,特别要做好病床、床头柜及门把手的清洁消毒工作,化疗后病人白细胞减低时,应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减少探视人员,必要时住单人间,或住层流室。

      3.5 督促、评价和整改提高 提出的改进措施能否按计划执行,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控制手段。为此,护士长组织CQI小组不定期对相关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分析存在的不足,讨论进一步整改措施,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和效果评价,修订标准,完善运作程序,进入新的循环。

      3.6 效果 2005年10至12月,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资料收集,共施行CVC病人40例,发生CRBSI为0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CQI实施前。见表1。

      表1 CVC病人实行CQI前、后CRBSI的发生率比较(略)

      CQI前后比χ2=4.82,P<0.05

      4 讨论

      随着CVC术较多地在恶性血液病病人中应用, CRBSI也就成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8%,病死率高达10%~20%[3]。CRBSI的发生与护理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CRBSI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护理工作者有责任研究预防CVC感染的护理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来降低CRBSI的发生率。

      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4]。本研究围绕恶性血液病病人CVC护理的全过程,进行质量保证、控制和改进活动,细化环节管理,改进消毒隔离措施,强调全体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改进,逐步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理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5]。实践证明,加强护理管理,可以降低CRBSI的发生率。CQI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上一篇:桂西壮族城乡健康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对比观察
    ↓下一篇:浅析血液粘度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