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腺淋巴瘤有关特性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1-05-19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丁跃明 潘云 作者单位:671000云南大理医学院耳鼻喉科学教研室( △ 病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淋巴瘤

      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唾液腺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多见,据文献报道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男性占80%,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资料,尚未见其他部位的报道。我们经治1例年轻女性病例,病变部位原发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为对腺淋巴瘤的有关特性进行探讨,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无意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逐渐增大包块4个月余。检查:一般情况可,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上部见一约4.5cm×3cm大小椭圆形包块,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及其他不适,不影响呼吸和吞咽。后鼻孔镜见双侧咽鼓管咽口清晰,圆枕光滑,咽隐窝黏膜色泽正常,甲状腺、腮腺检查未见异常。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呈分叶状,包膜完整,表面附有丰富血管网,按之有囊性波动感。小心分离摘除包块,切面灰白色,散在不规则裂隙,有淡黄色黏液样物溢出。术后诊断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病理所见:带完整包膜的椭圆形包块一个,已剖,大小3cm×3cm×1.5cm,切面灰白色,见较多细小囊腔或裂隙,质软。镜检示肿瘤由腺上皮及淋巴样间质构成,假复层柱状上皮围成不规则腺管及囊腔,腺上皮细胞浆呈嗜酸细颗粒状,上皮下间质中充满密集淋巴细胞,并有淋巴滤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淋巴细胞成分主要为B细胞(CD20阳性)、少量T细胞(CD3阳性)以及S-100阳性的树突细胞。肿瘤外绕以完整的纤维包膜。病理诊断:右颈部(右胸锁乳突肌前缘)腺淋巴瘤。

      2 讨论 [1~7]

      腺淋巴瘤最早是由Albrecht和Arzt于1916年描述,并把它称为淋巴性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1929年Warthin对该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故又称为Warthin's瘤。Hall称本病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对该病的认识,报道有增加趋势。发病率约占全部涎腺肿瘤的1%~5%。发生部位几乎恒定地与腮腺有关,约占腮腺肿瘤的2%~6%。偶见于其他部位,如颈部、锁骨上淋巴结、下咽、假声带、胸锁乳突肌前缘及颊部等处。主要患者为男性,文献报道男女之比为(3~15)∶1。在发生年龄上,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多见,肖氏报道50岁以上者约占82.6%,故认为该病是一种老年疾病。本文报告的病例,在发生年龄、性别、生长部位均属罕见,经追踪观察5年,未见复发迹象。

      关于本病的组织来源,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尚未发现有较肯定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1)发生自淋巴结内异位涎腺腺管的肌上皮细胞。在胚胎的腮腺区淋巴结内和典型的腺淋巴瘤内,均查见这些腺管的存在。(2)来源于涎腺本身的导管上皮。至于瘤组织中的淋巴样成分,文献报道通过免疫组化研究证明是由T细胞和少量B细胞组成。本例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少量T细胞,因此,关于间质淋巴细胞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学者通过超微结构观察认为其来源于腮腺区正常或者是反应性淋巴组织,不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本文报告的病例其组织发生可能与异位涎腺组织封入胸锁乳突肌前缘的淋巴结内,继而形成肿瘤有关。

      关于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绝大多数患者因无痛性肿块而就诊,临床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淋巴管瘤(特别是发生于颈部者)、涎腺混合瘤、结核等,常无法作出明确诊断, 99 TC的唾液扫描对诊断腺淋巴瘤有较高的价值。腮腺内的混合瘤、囊肿、炎症、恶性肿瘤疾患对 99 TC扫描图像,均显示为“冷结节”,即占位 99 TC浓集缺损区;而腺淋巴瘤及嗜酸性腺瘤的扫描,显示 99 TC浓度集中,即“热结节”,但嗜酸性腺瘤极罕见,且多发生在老年妇女可资鉴别。故有学者认为 99 TC扫描对诊断腺淋巴瘤具有特殊的价值。术前无法明确诊断者,根本的方法是靠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目前公认手术切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Eveson JW,Cawson RA.Warthin's tumor(cystadenolymphoma)of sali-vary glands.A clinicopatholagic investigation of278cases.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1986,61(3):256-262.

      2 Hayashi Y,Saito H,Saito S,et al.Immunoreactive somatostatin in Wa-rthin's tumor.Am J Pathol,1986,123(2):250-255.

      3 肖万岭,马正中.腺淋巴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6,4(3):211-213.

      4 Heller KS,Attie JN.Treatment of Warthin's tumor by enucleation.Am J Surg,1988,156((4):294-296.

      5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科.506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统计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78,13:110.

      6 郭缓珠.腮腺腺淋巴瘤(6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1,16(4):222.

      7 Lamelas J,Terry JH Jr,Alfonso AE.Warthin's tumor multicentricity and increasing incidence in women.Am J Surg,1987,154:347-351.

    ↑上一篇: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白银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