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34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查

    发表时间:2011-04-15  浏览次数:526次

      作者:赵应斌 吕桂桦 丁燕玲 刘纲毅 黎华莲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法国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对34例MM患者进行M蛋白测定,根据测定的免疫球蛋白结果分型。结果 34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gG 21例(61.76%),IgA 10例(29.41%),IgD 1例(2.94%),轻链型1例(2.94%),不分泌型1例(2.94%)。轻链类型中κ链18例(52.94%),λ链16例(47.06%)。结论 MM患者以IgG、IgA比率最高,轻链类型中κ链稍高于λ链,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发性骨髓瘤 免疫电泳 免疫球蛋白类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引起高粘滞综合征、肾功能损害、继发感染等一系列症状。免疫固定电泳是鉴别M蛋白的主要方法,其测定结果也是MM免疫球蛋白分型的依据。我院自1999年~2005年对34例MM患者进行了免疫固定电泳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4例MM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42~85岁。患者均符合MM诊断标准[1]。

      1.2 方法 用法国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清及免疫固定电泳。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免疫球蛋白分型。

      2 结果

      2.1 共检出IgG 21例(61.76%),IgA 10例(29.41%),IgD 1例(2.94%),不分泌型1例(2.94%),轻链型1例(2.94%)。

      2.2 依据免疫球蛋白固定电泳鉴定出的免疫球蛋白,对34例MM进行分型,见表1。

      表1 34例MM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型结果(略)

      2.3 免疫球蛋白类型与轻链关系 见表2。

      表2 34例MM患者免疫球蛋白类型与轻链关系(略)

      3 讨论

      MM大多为单株浆细胞的前体细胞恶性增殖,生成大量的单克隆浆细胞,这类细胞又分泌大量结构均匀一致的免疫球蛋白或其肽链亚单位,即临床所称为M蛋白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目前,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是测定M蛋白的主要方法,血清蛋白电泳可检测M蛋白是否存在(α1至γ区带间出现M区带),免疫固定电泳则鉴别出M蛋白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临床上根据检测的M蛋白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将MM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不分泌型、轻链型、双克隆及(或)多克隆型8个类型。从表1可见,本组34例MM患者中,以IgG型和IgA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1.76%和29.41%,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2]。本组未发现IgM、IgE、双克隆及(或)多克隆型三种类型。

      IgD正常含量很少,IgD型MM的IgD超过正常200倍时,用血清蛋白电泳仍难以检出,用免疫固定电泳则能将其鉴定出来,本组1例IgD型即是在血清蛋白电泳未发现M蛋白区带的情况下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出来的。

      本组轻链类型中,κ链18例,占52.94%,λ链16例,占47.05%。IgG型和IgA型MM的κ型均高于λ型,κ型与λ型之比为1.2∶1,略低于文献报道结果[3]。

      免疫固定电泳对MM的分型、指导治疗、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IgG型MM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量多,但抗体活性低,效能小,而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生成受抑制严重,导致机体正常免疫机能降低而极易诱发感染。IgA型MM易聚集成多聚体而引起高粘滞血症,易有高钙血症和高胆固醇症。IgD型MM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易见髓外浸润、骨质硬化等。轻链型MM由于瘤细胞合成的异常免疫球蛋白重链比例失衡,过多的轻链分泌,而轻链分子很小,质量约为2300,可通过肾小球,沉积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使之变性,造成肾功能损害,其中又以λ链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最为多见。不分泌型MM又有不合成型和不分泌型,血清中无M蛋白成分,但瘤细胞增生明显,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严重,也易发生感染。临床医生可根据以上这些采取相应的措施,延缓病情的恶化,故免疫固定电泳是诊治MM的一项重要检查。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3.

      [2] 陈世伦,武永吉.多发性骨髓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

      [3] 牛颖,翟玉华,宿莉,等.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鉴定与讨论[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5):23-24.

    ↑上一篇:两种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下一篇:Smad4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