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乙二胺四乙酸致假性血小板减少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29  浏览次数:516次

      作者:张化道,冯 锐,陈佳荣,周玉明,张丙奎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滨州市 256603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医院

      【关键词】 乙胺四乙酸;血小板减少;细胞学检验

      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在临床中少见;但不能及时诊断和鉴别时可导致临床中增加其他不必要的检查,甚至引起临床误诊误治,所以临床中及时确诊是假性血小板减少还是真性血小板减少极为重要。我们近几年在临床中遇见5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0~74 岁。上呼吸道感染3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住院病人3例,门诊病人2例。该5例患者无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出血等表现,但查血常规时发现血小板显著减少。

      2 结果

      采用静脉血抗凝法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7~64)×109/L,同时用该标本进行手工法计数时,按常规操作方法无法将已聚集的血小板摇开,故无法进行准确计数。另外用该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可见血小板成片聚集现象非常明显。而用传统的毛细血管法人工血小板计数检查,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骨髓细胞涂片检查,PT及APTT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未影响病人其他情况的诊断和治疗。

      3 讨论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已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广泛应用,其较手工方法操作计数有迅速、准确等优点,对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异系数均较手工法计数明显减低,但自动计数仪检测时用EDTA盐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07%~1%[1]。其原因是个别病人血小板可在EDTA螯合剂中于10 s内聚集,而自动计数仪会错误地将凝集的血小板作为红细胞或白细胞计数所致。据报道[2],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是由于在EDTA等作为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血小板互相凝集现象,这种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上,同时这种血小板结合的自身抗体Fc端可与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出现卫星现象。另外,血小板聚集呈卫星现象也依赖于血液凝固时间及室内温度,即抗凝时间越长,室内温度越低,血小板聚集呈卫星现象越严重。另外也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炎症时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血小板内的激活程度、单核细胞凋亡状态有关。

      该5例病人,血细胞自动仪计数血小板明显减低,再用该标本涂片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非常严重,而用毛细血管法人工血小板计数检查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骨髓涂片检查、PT、APTT检查结果也正常,EDTA致假性血小板减少诊断成立。关于其发生机制是否与上感及肿瘤引起免疫反应及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还需进一步观察。从而我们认为,临床中遇有静脉抗凝血检测血小板显著减少,而临床检查无瘀点、瘀斑等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和体征,应考虑是EDTA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并用毛细血管法人工血小板计数作对照,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以获得最准确的实验数据,以免贻误治疗时间或做一些不必要的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检查和治疗。

      参 考 文 献

      1Yamaguchi M,Mayumi M,Kasuya TA Patient with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dytopenia who underwent clipping surgery for a ruptured aneurysm[J].Excerpta Med Section 25.Hematol,1998,68(2):93

      2宓庆梅,施巍宇,郝婉莹,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719

    ↑上一篇: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下一篇: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5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