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0-06-02  浏览次数:510次

      作者:佟长青 王志军 蔡艳霞 赵小萍 张 斌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门诊部,河北 宣化 075100;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令计划项目(编号:09276102D4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上述各个酶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血清ALT、AST、LDH、HBDH的测定,有助于判断急性期布鲁杆菌病的病情和疗效。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转氨酶类;L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hanges of Serum Enzyme in the Patients with Brucellosis

      TONG Changqing,WANG Zhijun,CAI Yanxia,et al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075000,Hebei,China;

      2.Clinic,Artillery Commanders College,Xuanhua,075100,He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Enzyme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with Brucellosis.Methods:The levels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nd 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were indirectly tested by chemical method in 30 Brucellosis patients,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patients with acute Brucellosis had higher levels of ALT,AST,LDH and HBDH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levels of serum Enzyme were restored normally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The changes of serum ALT,AST,LDH and HBDH were helpful to judge the condition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patients with Brucellosis.

      【KEY WORDS】 Brucellosis,Transaminases,LDH,HBDH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杆菌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1]。该病累及多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为探讨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08—200804月诊治的30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男23例,女7例;年龄25~71岁,平均42岁;其中9例来自内蒙古地区,16例来自张家口坝上牧区,5例来自坝下农村;均有牛羊接触史,或有吃烤羊肉串、涮羊肉史。布鲁杆菌病诊断依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2]。正常对照组45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岁。

      1.2 方法 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抗凝,分别测定ALT、AST、LDH、HBDH的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雅培(ABBOTT)公司生产的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生产,酶的活力单位为U/L。

      1.3 统计学处理 各参数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ALT、AST、LDH、HBDH的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抗菌及对症支持治疗一疗程后,测定血清酶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1)。表1 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酶的变化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ALT、AST、LDH、HBDH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其中ALT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AST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心、肝、骨骼肌、肾,血清ALT、AST升高主要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ALT较AST更敏感。LDH有5种同工酶,心肌和肾脏中以LDH1、LDH2为主,肌肉和肝脏组织中则以LDH5为主。HBDH活力可代表LDH1、LDH2的活力,主要也含于心、肾细胞中。因此,血清AST、LDH、HBDH的升高主要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程度[3]。本组资料显示,布鲁杆菌病急性期血清ALT、AST、LDH、HBDH明显增高,提示患者有多系统受累。

      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因细菌、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流,反复刺激使敏感性增高,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受损组织不仅为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而且还累及心、肾、骨关节、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不仅损伤间质细胞,而且还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其中心、肝、肾脏的血管内膜炎、脏器的浆液渗出性炎症与微小坏死等病理改变,是上述血清酶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清ALT、AST、LDH、HBDH的测定有助于判断布鲁杆菌病患者的病情。

      由于布鲁杆菌是在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因此在治疗上强调多疗程联合用药[4]。本组病人采用多西环素与利福平联合应用,部分患者联用链霉素,效果满意。第一疗程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复查血清ALT、AST、LDH、HBDH水平接近或恢复正常,因此血清酶的变化还有助于判定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抗生素有肝损害的副作用,在治疗上要加强保肝措施,可应用葡醛内酯、硫普罗宁等,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司瑞,徐志凯.布鲁氏菌病国内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21(5):8082

      2 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0487

      3 陈思翀,陈芳.关于乳酸脱氢酶的学习和总结[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7172

      4 赵正华,刘凤仙,封扬.布鲁杆菌病24例报告[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7):695

    ↑上一篇: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61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