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性能评价

    发表时间:2010-05-21  浏览次数:683次

      作者:李丽娜1 刘 亮2 张美英1 程子英1 作者单位:(1.包头医学院医学技术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内蒙古包头 014060)

      【摘要】 目的:对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的测定性能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重复测定质控液及同一份血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重复测定。结果: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在高、中、低切变率时的CV值分别为1.7 %、4.4 %、4.6 %,重复性较好。全血10 ℃组与37 ℃组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组与37 ℃组高、中、低切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10 ℃组与37 ℃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 ℃组与37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血液流变的精密度较好,温度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过低时会导致测量值偏高。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批内精密度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血液流变学检测目前已广泛应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辅助意义[1-2]。本实验中心于2009年2月购进重庆市天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现对其工作性能和精密度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切变率范围3 s-1~200 s-1;全血重复性偏差:高切变率≤1.5 %,中切变率≤5 %,低切变率≤8 %。

      1.2 材料 正常人全血,全血粘度质控液。质控液粘度值在切变率(s-1)为3、30、200时,分别为10.379±1.743、5.551±0.485、4.482±0.547,均在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37 ℃)所测得的质控液值的正常允许范围,超出此范围表明仪器测定存在误差,需要重新标定。

      1.3 方法

      1.3.1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规程操作,使用标准液标定仪器。

      1.3.2 批内精密度实验 质控液室温下连续测定10次的粘度值,每测完一次标本仪器自动清洗完成后再测下一个标本。记录数据。

      1.3.3 温度实验 取正常人全血分3份分别置在10 ℃、25 ℃、37 ℃测定其粘度值各10次,记录数据。将全血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测定其粘度值各10次,记录数据。

      1.3.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批内精密度用CV表示。温度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控液室温下连续测定10次粘度结果,CV值为切变率200 s-1、30 s-1、3 s-1时质控液重复测定10次的变异系数,用于表示血液流变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见表1。表1 质控液室温下连续测定10次的粘度结果与其参考标准(高切变率CV≤1.5 %、中切变率CV≤5 %、低切变率CV≤8 %)相比,中、低切变率重复性较好,批内精密度较高,高切变率CV值高于参考范围,其重复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2 在10 ℃、25 ℃、37 ℃时测定10次血液粘度,发现10 ℃、25 ℃时高、中、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37 ℃的相应切变率血粘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浆粘度为10 ℃时较高,与25 ℃、37 ℃时血浆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不同温度下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结果温度 *与37 ℃相应值比较,P<0.05; **与37 ℃相应值比较,P<0.01

      3 讨论

      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是我国自行生产的压力传感式流变仪,能准确描述切变率从高到低时全血的流变特性,可测试全血及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屈服应力、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数据。全部微机控制、操作简单,自行清洗,使用成本较低。

      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在高、中、低切时的CV值分别为1.7 %、4.4 %、4.6 %,与其参考标准(高切变率CV≤1.5 %、中切变率CV≤5 %、低切变率CV≤8 %)相比,中切、低切变率重复性较好,高切变率偏高,其重复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同一标本在10 ℃、25 ℃、37 ℃时所测的结果显示,10 ℃组与37 ℃组全血高、中、低切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 ℃组与37 ℃组高、中、低切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10℃组与37℃组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25 ℃组与 37℃组相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说明温度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测量值逐渐升高[3]。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有自动预温系统,检测前必须将血液流变仪预热约30 min,待温度到达37 ℃后再开始进入检测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较低, 测定粘度的标本要待一切准备好后才能从温箱取出进行测量,否则将影响其测定结果。这对于北方在寒冷的冬天测定更为适用。Koenig等[4]报道血浆粘度与健康中老年男性各种原因死亡率(主要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呈正相关,认为血浆粘度可能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危险有监测作用。不同温度对血浆粘度的影响是否一致有待开展更多的临床实验来检验。

      本实验对于我中心新购置的MVIS- 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的工作性能进行评价,保证了血液粘度测定的质量,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萍,兰培敏,曹峰,等.高血压病血液流变性检测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63-164.

      [2] 张单凤,夏向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检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05,4(3):158-159.

      [3] 刘新正,刘红丽.不同温度对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210-211.

      [4] Koenig M,Sund M,Lowel 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viscosity and all cause mortality:results from the Monica-Augsburg Cohort Study[J].Br J Haematol,2000,109:453-458.

    ↑上一篇: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
    ↓下一篇:包头地区12 619名职业人员血脂水平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