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液ALT初、复检结果差异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995次

    作者:柳杨,李雪梅,丁丽莎,王翠芹,孙鹏章 【关键词】  血液ALT  目前,对供血者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测定仍是采供血机构对供血者筛选的重要项目之一。我站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如下检验流程:体检合格的献血员集中采样,初检合格后,2周之内献血员来站复检ALT,合格后方可上机采集并同时进行其他项目的复检。由于引起ALT升高的因素很多,往往出现复检ALT不合格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的血小板采集工作。笔者对2004年5月~2005年11月机采血小板捐献者ALT初、复检结果差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我站2004年5月~2005年11月体检和初检均合格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436人。  1.2  仪器设备  瑞士TECAN产GENESIS RSP 150全自动酶免加样器、瑞士HAMILTON产FAME 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奥地利产HT3酶标仪、瑞士产TECAN酶标仪。  1.3  试剂与方法  ALT初、复检均采用速率法,试剂由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生公司提供。初、复检分别由不同人员检测。  2  结果  2004~2005年复检ALT不合格统计,见表1。  表1  2004~2005年复检ALT不合格统计结果(略)  3  讨论  ALT是临床诊断肝脏疾病,特别是急性传染性肝炎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指标。对献血者血清ALT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某些肝炎病毒标志物未被检测和“窗口期”的问题。但因其ALT升高的原因很多,除肝胆、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外,诸多非病理因素,如药物、酒精、疲劳、剧烈运动和早期妊娠等也能使ALT轻度增高。据统计,从ALT值来看,有76.9% ALT值偏高者,ALT值处于25~50赖氏单位,从临床来说是无病理意义[1]。81%的单纯升高者可能为非肝炎因素所致,肝炎因素不是造成ALT值升高的主要原因[2]。另外,血液的保存、温度、溶血、脂血、黄疸等因素也会干扰ALT测定。

      应对措施:(1)加强对献血者的宣传,初检合格的献血员嘱其2周内不要饮酒,注意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服用引起ALT增高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阿司匹林等。(2)由表1可看出ALT在40~50u/L的占2.18%,因此对比临界值稍高一点的血样应进行重复试验。平底微量板底部应清洁,不能有污迹和划痕,加样后应立即检测,同时做好ALT的室内质控。(3)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检验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减少技术失误,认真仔细。把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小。(4)对所检测的标本出现脂血、溶血等情况应重新采样检测,以免干扰ALT的测定。

      【参考文献】

      1  陈文彪.无偿献血者ALT偏高原因浅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4):40.

      2  李泉忠,吴江亭,杨光莉,等.献血者单纯ALT增高的相关因素探讨.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2):36

    ↑上一篇:冷冻干燥保存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组织因子表达影响阿霉素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凋亡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