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恶性血液病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0-02-02  浏览次数:784次

    恶性血液病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防治作者:蒋铁斌,李昕,王二华,姚晨姣    【关键词】  血液    现有的恶性血液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化学疗法(化疗),化疗能使恶性血液性疾病得到缓解,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但是真菌感染仍是恶性血液性疾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所以预防、治疗真菌性感染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我们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制霉菌素含漱预防、治疗恶性血液性疾病患者口咽部局部真菌感染,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住院的恶性血液性疾病患者720例次,男418例次,女302例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40例次;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360例次;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0例次(加速期6例次;急变期14例次);恶性淋巴瘤30例次;多发性骨髓瘤70例次;所有患者均反复多次进行联合化疗强化治疗,化疗方案分别为:VDLP、DA、CHOP、VAD等。    1.2  防治方法  将恶性血液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预防、治疗。治疗组(碳酸氢钠溶液+制霉菌素组)400例次,其中ALL 130例次,AML 195例次,CML 12例次,淋巴瘤18例次,多发性骨髓瘤45例次。化疗同时给予温开水漱口后,含漱制霉菌素溶液(制霉菌素500万u研碎后溶于碳酸氢钠液500 ml中)20~50 ml,每次含漱3~5 min,每日3~4次,共12~14天。对照组320例次,其中急淋110例次,急非淋155例次,慢粒8例次,淋巴瘤12例次,多发性骨髓瘤35例次。化疗同时只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4次。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2  结果    2.1  诊断方法及标准    2.1.1  诊断方法  对所有患者症状、体征进行仔细地观察,并反复做咽拭子、涂片找真菌菌丝和孢子、真菌培养。    2.1.2  口咽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之一即可诊断:(1)口咽部黏膜有白色斑块或白色斑点,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经抗细菌治疗无效,加用抗真菌治疗后白色斑块或斑点消失。(2)取口咽部白色斑块病变部位做涂片及真菌培养,查到霉菌丝和孢子或真菌培养有阳性结果。    2.2  口咽部真菌感染率  治疗组中10例次出现口咽部真菌感染;对照组中54例次出现口咽部真菌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64例次真菌感染中,56.25%(36例次)经病原学证实是白色念珠菌。上述真菌感染患者经停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加用抗真菌药等综合治疗,均有效。3  讨论    恶性血液性疾病患者由于下列原因:(1)疾病本身所致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如多发性骨髓瘤;(2)反复的联合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甚至缺乏,其中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减低,功能受损,使机体免疫系统紊乱;(3)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容易导致口咽部甚至深部真菌感染;(4)部分患者本身状态较差,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减弱;(5)皮肤、黏膜屏障的破坏。文献报道恶性血液性疾病感染部位以口咽部最多,占42.3%,其中真菌占21.88%,在感染构成比中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占16.98%,其他真菌占4.9%[2]。亦有报道血液系统疾病口咽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3]。化疗对黏膜造成损伤,念珠菌、曲霉菌等通过受损黏膜入血,可以导致致死性的深部真菌感染。有文献报道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能有效地降低念珠菌的感染率[4,5]。我们利用制霉菌素+碳酸氢钠含漱,其口咽部局部浓度高,同样达到局部真菌预防治疗效果,无刺激及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制霉菌素便宜,较其他价格昂贵药物有更高的性价比。[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8.    2  王伏田,吴铭,徐肇明,等.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3,19(2):180-181.    3  黄虑,张永信.深部真菌感染地临床流行病学.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0,21(6):17.    4  刘永东,史斌,韩淑侠,等.口服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霉菌感染.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12(5):225-226.    5  王春燕,吴秉毅,郭坤元,等.应用伊曲康唑预防化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4):389-390.

    ↑上一篇:血液灌流抢救小儿毒鼠强中毒护理体会
    ↓下一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卵巢恶性淋巴瘤破裂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