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站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与安全性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1-04  浏览次数:825次

    血站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与安全性的探讨作者:张琦 宋贺欣    作者单位:1 054000 河北邢台,邢台市中心血站  2 056001 河北邢台,邯郸市铁路医院    【摘要】  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与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会避免血液的错检和漏检。 标本留取错误会造成血液试管标本张冠李戴,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仅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导致表面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检测结果。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再留取血袋血辫标本,与复检试管标本进行平行双孔再检。血液试管标本与血袋血辫标本检测结果不吻合时,即血液试管标本呈阳性而血袋血辫标本呈阴性结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必要安全措施,排除同血型或不同血型血液试管标本张冠李戴和交叉污染问题,正确分析判定最终血液检测结果。为了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应高度重视这一事实,正确判定最终血液检测结果,提高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  血液试管标本 血袋血辫标本 试管标本 平行双孔再检 最终血液检测结果  目前血液仍然是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输血是临床救治大出血危重患者最有效手段之一。输血不是绝对安全的,输血有经输血传播相关传染病的风险。如何最大程度保障血液的安全性,日趋受到全球性的特别关注。血站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项目对血液进行不同人员,不同试剂两次检测,最大程度保障血液的安全性,但仍存在着漏检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造成:第一是窗口期和检测技术的因素,窗口期是制约检测技术手段的瓶颈,是造成漏检的主要原因之一。献血者已经感染某些输血相关传染病,但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到血液中传染病的标志物,此原因造成漏检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是人和物的因素,如实验室人员操作,检测试剂选择、仪器设备配置、标本留取等诸多因素存在瑕疵也有可能导致漏检。但通过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人员培训、严格操作规程、使用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试剂,改善检测设备和环境,可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漏检。第三是实验室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的因素,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与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会避免血液的错检和漏检。如果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选择不当,会酿成严重后果。    现仅探讨实验室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对血液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据调查,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如下。1仅用试管标本再检的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    1.1献血者到流动献血车或固定献血屋献血从献血者耳垂或手指采集血液标本,按要求检测项目对献血者做快速初筛检测,合格后献血,从血袋中留取试管标本,进行复检两次检测。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仅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如仍是阳性或反应性,判定不合格,血液报废;如为阴性,判定合格,血液放行。存在的瑕疵如下:(1)不易发现由于标本留取错误将试管标本张冠李戴的问题,造成错检,从而导致检测结果表面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判定结论。存在将合格血报废,将不合格血放行的风险。具有隐蔽性,不安全性极高。(2)不能正确排除由于交叉污染造成的假阳性检测结果,致使合格血液报废,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    1.2献血者到血站内献血有两种流程:    1.2.1第一种流程按要求检测的全部项目对献血者先做一次初检,合格后献血,留取试管标本,再做一次复检,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只将试管标本进行再检。随着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偿献血逐步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转变,此种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将逐渐消失。存在的瑕疵如下:(1)如果出现冒名顶替的现象,即初检是张三,献血是李四,实际张三和李四各做了一次血液检测,不符合应对血液进行不同人员,不同试剂两次检测规定要求。(2)由于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存在差异,某种试剂检测为阳性,另种试剂检测可能为阴性。冒名顶替的献血者实际未做初检,献血后也只做了一次复检,血液不合格率和漏检率会增加。     1.2.2第二种流程对献血者只做快速初筛,合格后献血,从血袋中留取试管标本,进行复检两次检测,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只将试管标本进行再检。个别血站从血袋中留取2支试管标本,进行复检两次检测,从理论上误认为更安全,其实不然。存在的瑕疵如下:(1)献血者到血站内献血时做快速初筛检测,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规定要求,应做全项目血液初检。(2)由于血液检测标本加样自动化,一般要求留取标本约5ml,而血袋辫管中血液量约为7.5ml,当留取2支试管标本时,这样势必造成第一支试管留取的是全血,而第二支试管留取的则是全部或部分被血袋保存液稀释过的血液,由于第二支试管标本的过度稀释,可能造成弱阳性标本漏检,不安全性较高。(3)留取标本环节增加,出错的概率增加。以上两种流程,也只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同样存在不易发现由于标本留取错误将试管标本张冠李戴的问题,造成错检,从而导致检测结果表面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判定结论。存在将合格血报废,将不合格血放行的风险。具有隐蔽性,不安全性极高。2试管标本与血辫标本平行再检的血液检测模式    按规定要求,对献血者快速初筛或初检,合格后献血,从血袋中留取1支血液试管标本约5ml,进行复检两次检测,当血液标本中传染病标志物为阳性或反应性时,留取与试管标本对应的血袋血辫标本,再与试管标本进行平行双孔再检。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证明此血液检测模式和流程是正确、合理、科学的,能有效避免血液的错检和漏检,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目前血站较多使用血液标本自动处理设备,一般使用抗凝血液检测标本。为防止检测标本过度稀释,造成血液检测结果偏离真值,如何选择抗凝剂的浓度和量,显得尤为重要。应尽量使用浓度较高,液量较少的抗凝剂。夏季温度较高时,使用60%的EDTA-NA2100ul抗凝5ml血液;冬季温度较低,使用70%EDTA-NA2100ul抗凝5ml血液。    2.2传染病标志物复检两次检测中,无论那次检测何种检测项目是阳性或反应性都应留取血袋血辫标本,与试管标本进行平行双孔再检,以确认血袋血辫标本与试管标本是一一对应关系,防止由于试管标本张冠李戴,造成血液检测结果阴错阳差。    2.3如果试管标本与血辫标本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一致,都是阳性,血液按不合格报废处理;如两者检测结果不一致,出现一阳一阴现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安全措施如下:(1)首先再次测定血袋血辫标本与试管标本血型。如两者血型不符,说明不同血型之间的试管标本发生了颠倒交叉差错,造成试管标本张冠李戴。血型错型会偶次出现。根据表1,正确分析判断试管标本与血袋血辫标本对应关系,留取与试管标本正确对应的血袋血辫标本,再与试管标本进行平行双孔再检。并根据血辫标本检测结果判定血型和传染病标志物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只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会导致理论上貌似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检测结果。存在将实际是A型血液却按B型血液放行;把合格血报废,却将不合格血放行的风险。不安全性极高。表1试管标本张冠李戴时血型 和传染病标志物结果与真值的对应关系如两者血型相符时,不能将检测结果不一致,出现一阳一阴现象,简单地认定为由于交叉污染造成,应考虑到相同血型之间的试管标本发生了颠倒交叉差错,造成试管标本张冠李戴。这种现象更具有隐蔽性。处理起来非常的复杂,但安全是第一位。应首先确定该试管标本的来源,留取与该试管标本同血型且有关联的所有的血袋血辫标本,再与试管标本进行平行双孔再检。并根据血辫标本检测结果判定传染病标志物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只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导致理论貌似正确,实际却是错误的检测结果。将合格血报废,却将不合格血放行的风险。不安全性极高。(2)只有排除以上情况后,如果试管标本与血辫标本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不一致,出现一阳一阴现象时,可根据血液标本自动加样的排列顺序,是否有拖带现象等因素,排除交叉污染造成的假阳性。如果只用试管标本进行再检,往往会造成宝贵血液的报废。

    ↑上一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30例尿毒症脑病临床分析
    ↓下一篇: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