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内科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22  浏览次数:490次

      作者:马建华,金明磊,赵晓玲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2次/d。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消栓通络胶囊1.11 g,3次/d,静点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2次/d,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d,同时应用红花100 g加水熬成汤剂3次/d外敷和外洗及戒烟、控制体重、步行锻炼、足部保健等非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下肢动粥样硬化闭塞症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同时要予调解血压、血脂及血糖等药物治疗基础疾病。

      【关键词】 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疗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elerotie disease,LEAD) 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老年LEAD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冠心病,可谓“病在腿上,险在心上”。因此老年LEAD的早期防治,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程相对长,且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下肢血管病变更加严重而广泛,且老年人无法耐受有创的检查及治疗,即便接受了有创治疗,复发率高,愈后差。故内科综合治疗在老年LEAD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老年LEAD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取的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LEAD患者98例,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64例,糖尿病45例,冠心病40例,脑梗死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8),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跋行、下肢静息痛、足温低、毛发少或足部皮肤紫绀)、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2)静息踝肱指数(ABI)<0.90,或趾肱指数(TBI)<0.60,或运动后ABI下降20%;(3)超声多普勒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CT血管成像、MRA、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2次/d。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消栓通络胶囊1.11 g,3次/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2次/d、前列地尔注射液 10 μg,1次/d,同时应用红花100 g加水熬成汤剂外敷和外洗,3次/d,及戒烟、控制体重、步行锻炼、足部保健等非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0 d。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同时要予调解血压、血脂及血糖等药物治疗基础疾病。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自觉下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皮肤颜色由青紫晦暗转为红润或正常,皮肤温度明显回升或转为正常;有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好转,皮色及皮温有所改善;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皮色及皮温无变化。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LEAD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LEAD多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并存[1]。LEAD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不是单一的,是与调节血压、血糖、血脂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治疗,老年LEAD患者由于病程长,合并症较多,用药选择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在临床实践中探讨老年LEAD的早期诊断及有效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奥扎格雷钠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选择性地阻断血栓素合成酶(TXA2),导致TXA2合成被抑制,同时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产生,使凝血过程受到有效的抑制[2-4],从而改善微循环;奥扎格雷钠还通过抑制纤酶原激活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使高凝状态及低纤溶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5],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微循环。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正是通过有效地抗阻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促进PGI2的产生,从而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组织微循环和能量代谢,达到治疗LEAD的效果。且安全有效,经济。

      前列腺素E(PGE)具有强烈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微循环的调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前列地尔为前列腺素E的脂微球制剂,可与血小板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使血小板内cAMP水平升高,抑制血栓素的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水平,激活蛋白激酶A,扩张血管平滑肌及阻塞部位血管,改善下肢动脉供血[6]。前列地尔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可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血液黏稠度,此外还可抑制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达到抗炎作用[7]。前列地尔对LEAD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前列地尔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长,改善内皮功能,增加血流量[8]。前列地尔与奥扎格雷合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对血糖、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抗血小板,中药及非药物治疗等均有相应的临床效果评价。在治疗老年LEAD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综合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考虑到老年人的疾病特点及经济承受能力,从效价比及安全性考虑,内科综合治疗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值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协作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7,26:725740.

      2 薛晶,张远卓,陈丹,等.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24:1921.

      3 胡永红,涂胜豪,杨芙蓉,等.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康复,2002,17:211212.

      4 王冰.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9,31:2599.

      5 王磊.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药理毒理研究综述.黑龙江医药,2008,21:8486.

      6 樊瑾,李铁岭,范利,等.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3413423.

      7 Schror K,Hohlfeld T.Mechanisms of antiischemic action of prost aglandin E1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Vasa,2004,33:119124.

      8 Weiss T,Fischer D,Hausmann D,et al.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luence of prostaglandin E1.Prostaglandins LeukotEssent Fatty Acids,2002,67:277281.

    ↑上一篇: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大庆龙南医院妇产科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