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7  浏览次数:1174次

    作者:曹广平    作者单位:277500 山东滕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研究支原体中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分离率及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试剂盒对1612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同时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612例标本中支原体的分离率为49.8%,其中UU为33.4%,Mh为14.3%,UU+Mh混合感染率为2.1%。结论  通过体外试验检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本地区的耐药率逐渐增加。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耐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solation rate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and mycoplasma hominis (Mh) of mycoplasma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to 9 kinds of antibiotics. Methods  Mycoplasma were detected in 1612 cases of French Biological Mehlia Kit and the mycoplasma positive samples were given drug sensitive test. Results  The mycoplasma isolation rate was 49.8% among it UU was 33.4%, Mh was 14.3% and the mixed infectious rate was 2.1%. Conclusion  Detecting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ycoplasma by in vitro test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guiding clinic to choose antibiotics rationally.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mycoplasma to macrolides and quinolones increase gradually.

        [Key words]  urogenital; mycoplasma; drug resistance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液中生长繁殖,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的主要病原体。有研究报道,NGU患者支原体的感染率甚至高于沙眼衣原体[1],而且作为最主要的致病性支原体UU和Mh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正大幅度提高[2,3],现在对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因此,笔者对近4年来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的1612例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和支原体培养,并对支原体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标本均来自我院皮肤科性病及妇科门诊患者1612例,其中男678例,女934例。

        1.2  标本采集  男性取尿道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2~3cm轻柔旋转数次后取出;女性患者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1~2cm左右各旋转3周后取出,送检。

        1.3  试剂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Mycoplasma IST,抗生素有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原始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1.4  方法  标本处理、检测及药物敏试验操作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支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1612例患者支原体检查阳性标本802例(49.8%),其中UU感染538例(33.4%),Mh感染230例(14.3%),UU和Mh混合感染34例(2.1%),详见表1。  表1  1612例患者的二种病原体阳性检测结果 

        2.2  药物敏感试验  UU和Mh经24h和48h培养后其菌落计数≥104cfu/ml才能达到其致病浓度,与同步观察各种药物高低浓度的敏感性MIC值,见表2。表2  802例支原体感染及混合感染药敏分析结果

        3  讨论

        UU和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因,而NGU发病率在我国STD(性传播疾病)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更是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导致临床盲目用药,使其耐药率逐年增高。从本资料中表2显示:本次试验结果支原体的总检出率为49.8%,稍高于熊恺轩等[4]的报道,这可能与病例选择、检测方法的不同及地域差异有关。802例阳性标本对9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的结果显示:UU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100%)、四环素(98.9%)、克拉霉素(85.3%)、强力霉素(78.6%)、环丙沙星(71.4%)、交沙霉素(67.7%)、红霉素(49.8%)、阿奇霉素(45.7%)、氧氟沙星(40.3%),由于本地区对原始霉素的使用较少,因此耐药的现象还没有产生。大环丙酯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这几年的大量应用,其敏感性正在下降,也是引起治疗NGU治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四环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低,提示临床应首选这些药物。单一的Mh感染从表2可以看出对9种抗生素没有明显的耐药性,但是对大环丙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其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应提示临床注意。34例UU和Mh的混合感染对原始霉素有较高的敏感率(79.4%),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最高(64.7%),表明治疗UU和Mh的混合感染应是首选原始霉素,其次为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等。根据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本院皮肤性病门诊和妇科门诊对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常用抗生素不能作为首选药物,不能凭经验治疗,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戴余华,叶玉琼,王邦勇.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感染临床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289-1290.

    2  潘余照,李皇.荧光定量PCR与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1):16-18.

    3  杨红起.泌尿生殖系标本解脲与人型支原体的药敏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2):251-252.

     

    ↑上一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体会
    ↓下一篇: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