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15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宋晓英  作者单位:200124 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好发于左半结肠,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辅以外科手术。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可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肠镜,临床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病变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为主要症状。此病病程长,不易治疗,往往迁延数年,少数患者呈爆发性发作和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符合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纪要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其中20~35岁24例(60%),35岁以上16例(40%);病程14天~3年,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有22例(55%)。

      1.2 症状 腹痛38例(95%),腹泻27例(67.5%),黏液血便33例(82.5%),发热7例(17.5%),肝功能损害病人5例(12.5%)。

      1.3 病变部位 局限于直肠7例(17.5%),直肠、乙状结肠15例(37.5%),左半结肠10例(25%),次全结肠2例(5%),全结肠3例(7.5%),跳跃分布3例(7.5%)。

      1.4 肠镜及病理 40例患者全部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3~4块病理化验。结肠镜下均显示黏膜粗糙,血管纹理紊乱或消失,组织充血水肿,接触后易出血,大部分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患者可见结肠袋消失,结肠肠腔狭窄。病理表现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少量可见隐窝脓肿。

      1.5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33例(82.5%),不完全性梗阻1例(2.5%),肠外并发症5例(12.5%),均为肝功能损害。

      1.6 治疗 5-ASA治疗35例(87.5%),激素治疗5例(12.5%)。

      1.7 结果 显效17例(42.5%),有效18例(45%),无效5例(12.5%)。

      2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自身的免疫、过敏、遗传、精神因素等有关。病变以侵犯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要特征。从发病年龄看,国外男性以20~24岁,女性以25~29岁为发病高峰[1]。

      发病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为主,本组占80%,国外有文献报告60%~80%的UC好发于左半结肠[2],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为主。

      UC的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本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接触后易出血。UC患者要长期随访,随访以结肠镜检查为主,如有必要可再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UC患者要提防癌变,据文献报道,UC有一定癌变概率,最高有10%,通常发生在发病年龄早,病程时间长,病变范围广,反复发作的患者。这部分病人黏膜溃疡形成及再生上皮化生可导致黏膜萎缩,甚至不典型增生,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形成癌变。

      UC治疗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SASP、5-ASA及激素等,轻度和中度患者依靠S-ASA、SASP治疗即可控制,疗效较差者可用激素治疗,重度及暴发性患者通常依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有学者用咪唑硫嘌呤(azathioprine,AZA)治疗UC,结果显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3]。治疗要掌握好分级、分期、分阶段的原则,给药方法上以递增方式为主[4]。如UC发生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时需用手术治疗,如UC患者癌变后也需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外用生物制剂TNF- α单抗- 英夫利昔( infliximab,IFX)治疗UC。

      【参考文献】

      1 陈萍,杨希宁,王涛.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14-2115.

      2 Cosimo Prantera, Marina Rizzi. 5-ASA in ulcerative colitis: Improving treatment compliance.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35): 4353-4355.

      3 Li-Juan Huang, Qin Zhu, Min Lei,et al.Current use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in East China.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24): 3055-3059.

      4 欧阳钦.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00-103.

    ↑上一篇:腹内疝所致肠梗阻56例分析
    ↓下一篇:耐信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