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高原地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9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王晨,许勇,文军宝  作者单位: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高原地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老年组116例,男98例,女18例,男女之比5.44∶1;年龄60~79岁,平均(65±2.8)岁。中青年组383例作为对照,男322例,女61例,男女之比5.28∶1,年龄15~59岁,平均(39±2.9)岁。

      1.2 临床诊断 根据呕血、黑便的临床表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及胃镜检查,全部病例均确诊,并排除下消化道出血者。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病因 2组主要出血原因均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及胃癌。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均以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占首位,前者为51例(43.96%),后者为207例(54.0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老年组中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少于中青年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在老年组发现率也显著高于青年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如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2组患者出血病因比较注:与中青年组比较,*P<0.05, **P<0.01

      2.2 出血量 根据首次记录的出血量分为少量出血(≤500 ml)、中量出血(500~1000 ml)、大量出血(≥1000 ml)。老年组少量出血69例(59.48%),中量出血28例(24.14%)、大量出血15例(12.93%);中青年组少量出血303例(79.11%),中量出血62例(16.19%),大量出血18例(4.7%)。老年组中有休克发生者20例(17.24%),中青年组为31例(8.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合并症 老年组主要合并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10例,高原性心脏病7例,脑血管意外8例,糖尿病2例和肝硬化12例;中青年组合并肝硬化7例,糖尿病1例和脑血管意外4例。老年组合并症的发生率为43.97% (51/116),中青年组为3.13% (12/3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 并发症 老年组并发肺部感染20例,心血管疾病7例,多脏器功能不全10例,肝性脑病4例;中青年组并发肺部感染10例,多脏器功能不全5例,肝性脑病3例。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34% (41/116),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4.70% (18/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病死率 老年组死亡15例,其中失血性休克7例,多脏器功能不全8例,病死率12.93%(15/116);中青年组因失血性休克死亡6例,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4例,病死率为2.61% (10/383), 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高原老年人由于受地区缺氧、寒冷、干燥、太阳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因素影响,上消化道出血较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下的老年人常见。

      本组资料显示,在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仍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特别是胃溃疡多见;而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多于胃溃疡,2组差异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1]。高原地区老年人胃溃疡增多的原因可能是:①老年人胃黏膜呈退行性变,血供不足致营养不良,分泌功能低下,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功能受损,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胃黏膜的营养因子如促胃液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的减少,胃腔内H+浓度明显增高会使其反弥散增多,胃黏膜屏障受损,致其防御能力减退[23];②高原老年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高,总发生率为57.9%,且与胃溃疡有共同的发病基础[4];③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环境下,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管扩张瘀血、管径变粗、以及血块收缩不良等;④老年人动脉硬化等引起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影响黏膜的再生修复。另外,高原地区老年人常因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骨关节疼痛等疾病服用非甾体类药,喜食辛辣刺激性较大食物、水质硬度高及长期饮烈性白酒等对胃肠黏膜产生明显损害,破坏胃黏膜屏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均可加重或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的重要诱因[5]。所以老年人尤其是有胃肠疾病者应慎用非甾体类药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同时服用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以进行预防。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第2位原因,这与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及老年人合并慢性高原疾病易造成胃黏膜充血肿胀等有关。食管静脉曲张及胃癌为第3位出血原因,可能与肝脏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之一,长期作用可致肝纤维化及高原地区溃疡癌变患者的年龄提前有关[4]。但大部分胃癌患者经我院病理证实后即去内地医院进一步治疗,住院病人极少,导致与平原相关资料显示胃癌为第2位出血原因不同,但其发现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其特点为起病隐匿,出血量少,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急诊胃镜或反复多次胃镜及活检有助于诊断[6]。

      总之,因高原特殊环境特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合并症和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的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病人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这些合并症既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同时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直接死亡原因。这提醒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应全面考虑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对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做出早期诊断,既要积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并发症,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以尽可能降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黎忠信,钟华志,邹雪花,等.186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1921.

      [2] 于皆平,沈志祥.实用消化病学[M].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63.

      [3] 司国章,王海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302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学,2006,13(5): 754755.

      [4] 李素芝,高钰琪.高原疾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

      [5] 李军婷,李兆申,刘厚珏,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8(3): 151154.

      [6] 刘模荣,王红,谢海燕.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6): 533534.

    ↑上一篇:克罗恩病17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如何为昏迷患儿有效留置胃管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