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二硫化碳慢性中毒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9-28  浏览次数:1418次

      二硫化碳(Carbondisulphide,CS2是一亲神经毒物,广泛用于生产粘胶纤维、玻璃纸、四氯化碳、橡胶硫化、熏蒸以及作为脂肪、树脂、蜡、漆、樟脑、硫、磷、碘的溶剂,因此在这些作业中均有接触;S2的机会,“1856年Delpech首先报道了24例CS2中毒病例本文通过对X20例,慢性CS2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经一步探索CS2,毒的神经损害的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11月,在我市一家粘胶纤维生产的车间里,有120例患者,发生集体CS2中毒,其中长期接触CS2最长为13年,最短为6个月,平均8.9年男102例,女18例,年龄22-55岁,平均36.7岁。120例患者中,主诉有头痛、头晕49例(41%)、失眠40例(33%),乏力83例(69070)、肢体麻木65例(54%)查体:(膝、跟键)反射降低85例(71%)。入组病例均无感染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等病史,无服用异烟胁、吠喃类等药物史,无正已烷、铅、苯等中毒史。  1.2仪器和方法采用丹麦Keypo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远端传导检测。检测时用表面皮肤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电刺激予以0.2ms矩形方波,刺激频率1Hz,刺激电量10}90mA。地线置于记录与刺激电极之间。被检测者均在安静、屏蔽环境中,室温保持在22--250C,同时确保皮肤温度在28℃以上。  1.3神经传导检测正中神经腕部刺激,大鱼际肌记录末端运动传导测定,指3至腕段顺向性感觉传一导测定;尺神经腕部刺激,小鱼际肌记录进行运动传导测定,指5至腕段顺向胜感觉传导测定;胫神经内躁刺激,拇短屈肌进行运动传导测定,外躁至排骨中段顺向性感觉传导测定;排总神经足背跺关节刺激,趾短伸肌进行运动传导测定,外躁至排骨中段顺向性感觉传导测定。测各条运动神经末端运动传导潜伏期(Dl}'L)、运动传导速度(MCV)、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值‘dCMAPA);测各条感觉神经末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感觉神经电位波幅值(SNAPA)。以上测值参考汤晓芙曰所测的正常值及本院实验室。  1.4结果120例CS2中毒患者各神经的传导测定结果(对=12.535,P<0.01),见表1}12c例Cs2中毒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见表2(P>0.05O120例Cs2中毒患者神经传导各指标结果见表3(x=68.071,P<O.O1)。检测资料结果显示:CS2中毒对神经的损害主要为神经的电位波幅降低、末端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均受累,且以下肢明显。  2讨论  本文1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显}}:(1)运动神经异常率59%,感觉神经异常率6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均同时受累,无统十}-学差异。}2)排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测定异常率分别为73%,68%,51%,52%,以上肢的尺神经和下肢的胫神经比较,X==12.535,P<0.01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下肢较上肢更为明显。(3)在检测项目分析中,SNAPA52%,dCi1}IAPA49%,D}VL41%,MGV33%,SCV310/0,这些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WL和dCMAl'A比较,才=6.410,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神经损害以电位波幅降低最明显;OWL和l}!ICV比较,才=6.134,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末端潜伏期延长。其次,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较轻。下述神经电生理改变,可能与120例患者接触CS2时间不长,只是远端段较大直径的纤维受累有关。  CS2急性中毒多发生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中期,因生产事故时意外接触高浓度CS2后发生,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性脑病二长期接触较低浓度的CS2或有短暂的较高浓度接触后,可发生慢性CS2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情绪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及心悸、手心多汗、性功能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川。周围神经系统是CS2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特别是长期接触较低的浓度,CS2主要引起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术、感觉异常、一下肢无力、胖肠肌疼痛。多呈对称性分布,下肢尤为明显ui神经电生理改变是CS2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的一项客观而敏感的指标。CS2所致周围神经病是以远端轴索为主。特别是早期,起病隐袭,多先累及下肢,这大概与离神经元最远有关。神经电生理__仁则呈现为(dC1VIAPA和SNAPA的降低,当有相当数量的、快传导的大纤维变性时,可引起Da%L延长及传导速度的减慢。  综上所述,神经电生理检测,可早期发现CS2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因此,从预防和早期诊断观点出发,对长期从事接触CSC作业的工人,进行广泛开展这一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3参考文献  张寿林. 二硫化碳神经毒性临床研究[J].{H}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06):21.  WHO. Enviromental Health Criteria 10,Carbon disulfide[S].Gene-va:WHO,1979.  汤晓芙. 临床肌电图学[M].{H}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51-61.  张承洁,封苏新,管青山. 二硫化碳中毒90例临床及神经传导研究[J].{H}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03):7.

    ↑上一篇:脑血管造影(DSA)术后碘海醇脑病的临床及2年随访
    ↓下一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脊髓病变误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