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健脾消糜汤配合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23例

    发表时间:2011-07-05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谢志彬 作者单位:(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健脾消糜汤,雷尼替丁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消糜汤配合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所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79.1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糜烂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糜烂性炎症性疾病,属悉尼分类系统中的特殊类型胃炎。内镜下有扁平糜烂型胃炎和隆起糜烂型胃炎2种,表现为胃黏膜糜烂,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1]。自2001年以来,笔者运用健脾消糜汤配合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所选病例系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共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7.6岁。病程3个月-15年;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46.3岁。病程3个月-17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收集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在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

      1.3 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重庆200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医证型标准[3]。

      1.4 治疗方法 2组均按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推荐予以雷尼替丁,有HP阳性者加用甲硝唑、阿莫西林配合治疗7-10d。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糜汤口服。健脾消糜汤主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2g,黄芪15g,制半夏9g,陈皮9g,木香9g。腹痛加延胡索10g,白芍20g,泛酸加瓦楞子12g,桑螵蛸12g,浙贝母12g,肝郁者加青皮9g,便秘加瓜蒌30g,火麻仁30g,脾胃虚寒加炮姜6g,阳虚甚加附子6g,补骨脂15g,腹胀肠鸣矢气加枳壳20g,胃阴亏虚加沙参20g,热重加黄连8g,湿重加薏苡仁15g,蚕砂12g。HP阳性加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重庆200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委员会制定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分近期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3]。

      2.2 治疗结果 对照组24例,近期临床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有效率79.17%;治疗组23例,近期临床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1.3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病案举例

      张某,女,52岁,2003年10月15日就诊。诉胃脘胀痛、尤进食后明显,泛酸,无嗳气,矢气多,乏力,纳可,寐安,舌淡,苔薄白微腻,脉濡细。胃镜检查:①糜烂性胃炎,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辨证:脾胃虚弱。治则:益气健脾、消糜止痛。方用健脾消糜汤加减。药选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2g,黄芪15g,制半夏9g,陈皮9g,木香9g,白芍15g,蚕砂12g,蒲公英15g,瓦楞子12g。上药水煎服,日1剂。同时配合西药阿莫西林、甲硝唑、雷尼替丁治疗7d,尔后续予健脾消糜汤随症加减中药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无糜烂、充血、水肿等,HP(-)。

      4 讨论

      中医文献中无糜烂性胃炎病名记载,根据临床主症上腹隐痛、饱胀、嗳气、泛酸恶心欲呕等分析,伴有目眩,面当属“胃脘痛”“胃痞”“痞满”范畴,病因多为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所致。本方中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益气健脾,恢复脾胃健运功能;制半夏、陈皮、木香燥湿理气和胃;随症选用延胡索、白芍理气缓急止痛,瓦楞子、桑螵蛸、浙贝母抑酸和胃。对于HP阳性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蒲公英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4];白花蛇舌草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5]。综上临床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上一篇: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下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106例对比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