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8-04  浏览次数:1239次

    临床中,对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性症状治疗中,应该采用有效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病疗效。选择 2011年8月~2012年8月60例帕金森非运动性症状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治疗帕金森中,采用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以后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本次研究中患者均符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年龄 33~68岁,平均(54.3±0.8)岁;排除患者具有合并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亨廷顿病痴呆等其他痴呆类型,且MoCA中文版评分<26分,无使用美金刚治疗史,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史;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组,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后先进行各项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病程、身体素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根据我国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9年修订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对运动症状的治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美金刚治疗,美金刚片(由丹麦北海外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g×28片/盒,商品名为易倍申),起始剂量为5 mg/d,前 3周以5 mg/周递增,从第4周开始,剂量维持在20 mg/d,每晚睡前服用,共治疗24周[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并且还要在第4周、第12周、第24周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各项量表(MoCA、NPI、UPDRS、HAMD、ADL)评定,评定由受过统一培训的专科医师完成;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改善智能药物,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还应该做好护理措施,稳定患者情绪,并记录用药变化以及临床表现,最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定:分析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疗效,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针对MMSE检查项目中,还将会包括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以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等进行评分,评分的范围在0~30分,所得分数越高,也就证明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的MMSE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详见表1。试验组患者在24周后,其分数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临床治疗帕金森中,对于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患者用美金刚术进行治疗,将会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非运动性症状,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3 讨论

    据悉,我国目前在非运动性症状治疗中,还处于较低水平,迫切需要重视非运动性症状的诊断和治疗,以便更全面、人性化地认识、诊断以及治疗帕金森病。美金刚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痴呆的新药,其作用机制非竞争性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促离子型NMDA受体,有效阻断谷氨酸(GLU)浓度病理性升高,降低对神经元的损伤。美金刚对治疗帕金森痴呆,具有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可延缓患者整体状况恶化的作用。在临床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中,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幻觉、抑郁等,能够明显降低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帕金森病中,非运动症状可以不断发展并在PD晚期占首要地位,也会导致患者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早期诊断、早期干预PD的认知功能损害,对防止或延缓PDD的发展有重要意义[3-4]。美金刚治疗帕金森,不仅可以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治疗有一定作用,还可以使患者认知方面得到改善,提升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延长PD治疗的总有效时间。美金刚治疗帕金森,是神经保护类药物,不仅对各种痴呆症有疗效,在众多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也有潜在疗效,采用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能达到良好效果,这不仅对于帕金森病自身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客观需要,对早诊断、早干预PD的认知功能损害,防止以及延缓PDD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采用美金刚治疗帕金森,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耐受性好[5-6]。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患者治疗中,应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提患者的生活质量。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依据电压依赖性非竞争性拮抗 NMDA受体,从而可以阻断谷氨酸的产生,抑制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降低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行为能力。在美金刚治疗帕金森中,对患者用药需按病情进行调整,针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要评估是由于原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引起,还是由于美金刚引起,并可以及时调整治疗用药,以提高治病疗效。美金刚可以改善患者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也同样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患者帕金森症状,避免震颤的发生,重视非运动性症状诊断与治疗,应用美金刚治疗帕金森,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延缓PDD发展。临床医学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应用美金刚可以稳定改善帕金森病痴呆症状,对PD 患者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可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效、安全地控制症状,延长PD治疗的总有效时间。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中,采用美金刚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的遏制患者病情恶化,还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非运动性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使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提高临床治病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4 参考文献

    [1] 蒋雨平,王 坚,丁正同,等.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5,26(1):22.

    [ 2 ] 陈生弟.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J ]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2009,20(1):1.

    [3] 欧阳强,韦英海,农朝赞.赛乐特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状4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科,2010,21(14):56.

    [4] 梅海云,胡法富,周秀丽,等.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6(34):45.

    [5] 叶 楠,徐 蕾,吴晓黎.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副作用 [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24(32):54. [6] 李德伦,马丽萍.老年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16(24):34.

    [收稿日期:2014-05-13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脑血管痉挛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位点分析及S368位点与其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