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四磨汤治疗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85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8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严玉莲,康亚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中医医院,福建龙海363100

      【摘要】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就诊的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161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5例口服四磨汤治疗,对照组76例给予乳酶生、多酶片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6 %,对照组总有效率80.26 %,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胀、吐奶、食欲、哭闹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磨汤对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四磨汤;消化功能障碍;新生儿

      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旧称消化不良)较为常见,表现为吐奶、腹胀、腹泻、纳差、哭闹等,常困扰许多年轻的父母,也影响了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004年4月至2006年8月,我们采用四磨汤口服治疗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1例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患儿按病历序号随机分成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中男43例,女42例;年龄3~28 d,平均14.21 d;病程1~5 d,平均3.42 d。对照组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4~26 d,平均12.87 d;病程2~4 d,平均3.11 d。两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1)出生后28 d内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纳差、阵发性哭闹等,病程大于1 d。(2)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严重感染性疾病、颅内病变等。

      表1两组主要症状比较(例)

      组别n吐奶纳差腹胀腹泻哭闹治疗组857144656153对照组766840585449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四磨汤(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4 mL,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乳酶生0.1 g、多酶片1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

      1.4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1周,症状基本消失,观察4周未复发。有效:治疗1周,症状明显改善,观察4周无复发。无效:治疗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

      1.5观察方法

      记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原有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及例数,总结归类后,按计数资料给予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

      见表2。

      表2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的比较(例)

      组别n吐奶纳差腹胀腹泻哭闹治疗组85 8※ 8※ 6※17 2※ 对照组7622142115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2中可见,治疗组在改善吐奶、纳差、腹胀、哭闹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表3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8555(64.71)23(27.05)7(8.24)78(91.76)※对照组7633(43.42)28(36.84)15(19.74)61(80.2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新生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胃呈水平位,胃部肌肉较薄,贲门松弛,因而在哺乳过多或吞入较多空气时,易引起吐奶。新生儿基础胃酸偏低,多种消化酶分泌少,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胃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亦不足[1],种种因素均可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腹痛哭闹或便秘等。此属中医学的“积滞”范畴,是由于乳食不节、胃气失和、气机不利引起,治疗上应以和胃行气、消积化滞为法。四磨汤是传统的理气、降逆之方,由枳壳、木香、乌药、槟榔4味药物组成。方中枳壳长于理气、消胀、除痞;木香调中止痛,善于行脾胃大肠之气滞;乌药能止痛、散寒;槟榔长于行气、消积、破滞。4药合用,共奏和胃降逆、顺气消积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枳壳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尚有镇静、镇痛、抗溃疡等作用;木香能促进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及胆囊收缩;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尚有镇痛、抗菌作用;槟榔除能驱虫外,还有拟胆碱作用,对胃肠道的蠕动及分泌起促进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恢复正常消化功能方面比对照组显著,四磨汤的疗效令人满意,且口味适宜,服用方便,易被接受,不失为治疗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彤,王琳琳.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21):1314-1315.

      [2]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0-268.

    ↑上一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的几点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