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克罗恩病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4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余飞龙,黄频,张文婷,楼望林 作者单位:311200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克罗恩病,胃肠道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患,多为节段性病变,好发于小肠末端及邻近结肠,且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作者对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以来收治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0岁,平均32.5岁;病程4d~19年,中位数2.6年。 病变累及食管1例次,十二指肠2例次,空、回肠10例次,回盲部及其邻近肠段18例次,结肠11例次,合并肛瘘4例次。临床症状:右下腹及脐周痛21例、全腹痛4例;肠梗阻12例,其中不全梗阻6例;腹泻10例;血便6例、黑便5例;腹胀伴便秘6例;腹部包块5例;肛瘘4例。全身症状主要有:贫血17例,发热13例,口腔溃疡2例,腹水5例,关节炎2例,消瘦5例,颜面部及四肢红斑样皮疹1例。

      1.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9例,血小板升高11例,血沉增快18例,C反应蛋白增高19例,低白蛋白血症17例,ANA阳性1例,ANCA阳性2例。

      1.3 X线检查 30例患者均进行了腹部CT及全消化道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肠壁僵硬,增厚及异常强化,肠腔狭窄,粘膜紊乱,可有龛影及鹅卵石样改变,肠系膜及根部淋巴结肿大等。

      1.4 内镜检查 30例患者除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另有10例在外院进行过胶囊小肠镜检查。胃镜下:食管下段1例、十二指肠球部2例见溃疡及肉芽肿;结肠镜及胶囊小肠镜:粘膜肿胀,增厚,糜烂,伴有环状、圆形、纵形或裂隙样溃疡,典型者有鹅卵石样隆起。病变肠段之间的肠粘膜正常。6 例伴有肠腔狭窄进镜困难。

      1.5 病理检查 30例患者中共有7例为手术切除标本,其余为经胃肠镜下获取的活检标本,病理表现为肠壁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物,可见裂隙状溃疡,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12例(40.0%)。

      1.6 误诊情况 误诊12例,其中误诊溃疡性结肠炎4例、阑尾炎、胃肠穿孔各2例、肠道肿瘤3例、肠结核1例。

      2 治疗

      30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包括纠正贫血、营养障碍,微生态制剂及控制肠道炎症等。另外予口服5-氨基水杨酸制剂(5-ASA)或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取得较好疗效。其中19例单用5-ASA,10例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例加用6-巯基嘌呤,均有效控制症状。但有4例出现减药后复发。

      3 讨论

      克罗恩病(CD)是由Crohn于1932年首先详尽描述,曾先后命名为末端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小肠炎。1973年WHO才将本病正式定名为Crohn病。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饮食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1]。

      从本组患者可以看出,CD从口腔到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症状发生频度最高的有腹痛,贫血,发热,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泻 。有文献报道肛周病变、口腔溃疡是CD较为特异的表现[2],血沉、C反应蛋白可提示疾病的活动度,国外还有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作为CD活动性指标[3]。

      C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肠外表现发生率高,掩盖消化道症状,故使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常至误诊。文献报道误诊为淋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SLE、感染性腹泻、习惯性便秘、胰腺炎等[4]。作者认为对于中青年患者,不明原因腹痛、腹泻、腹部包块、慢性贫血、消瘦及回盲部病变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狭窄性病变;肠梗阻原因不明者;有肠瘘、窦道、肛周病变原因不明者或消化道症状合并全身其他部位自身免疫病表现者,应积极查找原因,排查CD。应常规行全消化道造影、胃肠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右半结肠、回肠的溃疡,特别是回盲部溃疡,如其在肠管横轴方向不对称或偏心,周围水肿者,需警惕CD而准确活检。活检时同一部位较深多钳取材及多部位取材,以提高阳性率。

      CD治疗目前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强调个体化治疗。对结肠型和回结肠型CD,5-ASA是一线用药,但对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单用疗效不显著,需联用肾上腺糖质激素,如出现激素抵抗则改用免疫抑制剂。另外在国外有报道生物制剂如TNF、IL-2及白细胞去除等疗法开始临床应用,并取得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5]。CD外科治疗不能改变本病的病变过程,术后复发率高,易引起肠瘘和脓肿,因此,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如急性穿孔,大出血等致命的并发症可手术治疗。且术后仍然需辅助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夏冰.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245~250.

      2 邹宁,刘晓红,周旭东.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分析与比较.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2):829.

      3 Nielsen OH,Vainer B,Madsen SM,et al.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biological activity marker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359~367.

      4 张以洋,智发朝,徐迪晖,等.克罗恩病58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0):3130~3132.

      5 Shanahan F,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mmunodiagnocestics,immunotheapeutics and ecotherapeutics.Gastroenterology,2001,120(6):622~623.

    ↑上一篇:急性胃肠炎误诊32例分析
    ↓下一篇: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