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4-30  浏览次数:1265次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广泛发生在全身的各个神经系统和组织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无力导致的呼吸、吞咽困难,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致死致残率高[1]。采用静脉推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甲基氢化泼尼松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输液泵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32 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完成2个疗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联合冲击治疗。其中重症肌无力(MG)10 例,多发性硬化(MS)9例,急性炎性反应性脱髓壳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4例,慢性炎性反应性脱髓壳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8例,视神经脊髓炎1例,均经过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确诊。男18例,女14例,年龄13~67岁,平均(36.8±17.5)岁。

    1.2 治疗方法:患者确诊后,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即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治疗。先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输液泵滴速15~ 20滴/min,共3~5 d。随后用大剂量的甲基氢化泼尼松短程冲击,甲基氢化泼尼松的剂量为500~1 000 mg/d静脉滴注,输液泵滴速10~15滴/min,共3 d,然后减为强的松片20~40 mg/d口服维持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治疗前护理:治疗前主要给予心理护理,由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反复发作,患者往往存在惊恐、焦虑以及悲观失望情绪,心情烦躁,入睡困难、全身乏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针对这类状况,主管护士应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恐惧的原因,详细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案,并指导深呼吸,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治疗中护理

    1.3.2.1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护士必须熟悉冲击治疗方案,根据输入液量,准确计算出滴速,使用输液泵。输液时巡视病房,注意滴速是否准确,主管护士应熟悉患者的状况和治疗方案,精确计算所需剂量和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以保证输液的稳定。在输液过程中需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滴速是否准确,若有异常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治疗方案的精确性。

    1.3.2.2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输入丙种球蛋白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等一般状况及有无发热、皮疹等变态反应发生,若产生过敏反应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2.3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极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故此,在应用甲基氢化泼尼松前可预防性地使用抗酸药物如雷尼替丁和洛赛克。在治疗过程中,需全程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征象,必要时可行大便隐血实验检查。

    1.3.2.4 预防感染: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短期内会显著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继发感染。需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及时通风,保持适应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次数。加强患者皮肤的护理,定期用温水擦拭全身皮肤,每天嘱咐患者使用洗必泰液漱口。

    1.3.3 治疗后护理:加强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嘱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避免擅自减药、甚至停药。同时,告知患者尽量避免本病的诱发因素,并定期来医院复诊。康复指导:急性期应注意将各瘫痪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病情稳定后可给予针灸按摩理疗,加强被动和主动运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4 疗效判定[2]:完全缓解:2周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有效:4周内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仅余部分体征;无效:4周内病情无明显改善。 2 结果经过2个疗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联合冲击治疗和护理,完全缓解2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5.83%。

    3 讨论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组织攻击神经组织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神经组织的充血、水肿,起病急骤,症状逐渐加重,以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当累及呼吸肌时可导致严重缺氧和呼吸功能不全,甚至最终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致死致残率高。此病急性发作时,患者虽然运动功能障碍,但神志清楚,且对疾病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影响疾病的预后。故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此外,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兼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复杂性和神经系统疾病致死致残的严重性,以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故此,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发生药物反应,同时避免交叉感染,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防止病情复发。综上所述 ,耐心细致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保证。

    4 参考文献

    [1] 刘 峥,董会卿,贾建平.米托蒽醌在治疗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10):749.

    [2] 龙友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30(1):49.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6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康复效果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