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感染及运动损伤所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1026次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学生,16岁,于2010年11月19日剧烈运动(做150个下蹲起立)后出现双下肢疼痛、无力、行走困难、不能下蹲。既往史:曾于腿痛前两天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克拉霉素。发现小便呈可乐色来我院门诊就诊。体检:双下肢肿胀,大腿压痛明显,下蹲站立困难,行走时膝关节屈曲困难,下楼需横行,双上肢正常,膝反射正常,无感觉障碍,神经系统无病理征。门诊资料:CK(肌酸激酶):155 543 U/L,AST(谷草转氨酶)1 618 U/L,LDH(乳酸脱氢酶)1 568 U/L,尿常规:OB+++,PRO+++,WBC+++。完善肌电图后提示:肌源性损害。入院后给予补充液体量,补充碳酸氢钠及营养肌肉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

    2 讨论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受损、溶解、细胞膜被破坏而肌细胞内容物(酶类、钾、肌酐和肌红蛋白等)释放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并可致死的一组综合征。本例患者因有病前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并服用克拉霉素抗感染治疗。且双下肢肌痛明显,行走困难,查CK 155 543 U/L(为正常上限50倍以上),且有可乐色尿(肌红蛋白尿),需要排除感染性肌病可能。但结合患者有剧烈运动史,有肌红蛋白尿,双下肢肌肉疼痛明显而双上肢无,而感染性肌炎多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无力及压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故感染性肌病可能不大,但感染本身也可以作为横纹肌溶解症的一个诱因。故在本例中感染及剧烈运动共同促进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有文献报道许多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感染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病毒感染尤其是流感病毒A和B最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另外,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及HIV感染也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早期可合并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高钾血症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也有文献报道严重低血钾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性[1]。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需注意预防急性肾功衰竭的可能性。首先应该积极纠正致病因素或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发病诸环节,减少肌肉进一步损伤,同时早期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碱性物质,可减少肌红蛋白管型形成和增加管型的排除,促进肾小管的功能恢复,另外,碱性物质可抑制肌红蛋白对脂质氧化物的激活,保护肾功能[2],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若发生肾功能障碍则死亡率高达20%。而剧烈运动后适量饮水对于保证肌肉有足够的水分及对肾脏的冲洗作用是有利的。

    3 参考文献

    [1]杜金明,崔松.低血钾心跳骤停后横纹肌溶解症一例[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11):737.

    [2]王丽晖,吴广礼,张丽霞,等.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27例临床诊断及治疗[J].华北国防医药,2004,16(4):272.

    ↑上一篇:脑白质疏松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认知损害
    ↓下一篇: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