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适应性通气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4-07-24  浏览次数:1104次

    机械通气改变了呼吸道的正常通路,撤机会重新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四。通气和非通气方面所有问题的解决应是撤机过程重要部分,选择合适的撤机通气模式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本研究观察适应性通气(AsV)减少撤机失败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55-85岁,平均74岁。人选标准:年龄>18岁;根据血气分析,符合I型呼吸衰竭者氧合指数<200,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有肺性脑病,需机械通气者;出院随访1个月存活者。排除标准: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等)者;治疗中或出院1个月内死亡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SV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60岁17例,I型呼吸衰竭9例,Ⅱ型呼吸衰竭20例;压力支持通气(PSV)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60岁17例,I型呼吸衰竭10例,Ⅱ型呼吸衰竭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呼吸衰竭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行气管插管,经容量控制通气(C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等通气模式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及机体生理功能达到稳态,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为适应脱离呼吸机,采用过渡的通气模式。AsV组:采用ASV模式撤机。V组:采用PsV模式撤机。

    3.观察指标:通过分析撤机后患者病情变化,不需要重新插管机械通气为撤机成功。同时分析撤机前后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当%CO2>∞mm Hgl1mm H莒=013s kPa)为二氧化碳潴留。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J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或i曲∝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SV组撤机成功刃例(93.10%),PSV组撤机成功19例(7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6,P=0.026)。AsV组发生二氧化碳潴留4例(13.T9%),V组发生二氧化碳潴留11例(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177,P=0.023)。

    讨论

    AsV是一种闭合环通气模式,其利用微电脑系统监测患者的情况,自动设置和调整呼吸机参数来适应患者的呼吸能力和通气需要囫。该模式以最低气道压和最低频率来适应通气目标。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超过妍h患者,应寻找通气机依赖的所有原因,尤其是尝试脱机失败的患者,解决通气和非通气方面所有可能的问题应是解决脱机过程重要的一部分田。当通气机支持进人撤机过程可采用以下模式完成撤机:ASV、PSV、SIMV及双水平压力支持通气(BiPAP)等凹,各通气模式的优缺点不一。‘本研究通过比较ASV与"V在撤机中的效果,发现给予AsV患者撤机成功率比PsV要高,AsV优点多,适应各种患者和不同临床情况,尽量简化参数的设置和通气过程中的调试,避免过高气道压和过大潮气量,增加人机协调性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有利于尽早撤机。同时再次出现二氧化碳蓄积方面,AsV比"V要低。撤机前后的机体生理及生化变化,包括血流动力学等方面ASV影响较少,ΛsV基于呼气时间常数及肺顺应性,按患者的呼吸力学提供呼吸支持。对患者呼吸肌的影响较小囹,撤机后患者很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适应性支持通气有利于撤机成功囵,防止撤机后二氧化碳再次蓄积。AsV模式的选择有利于医师获得更多的操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机械通气与危重病).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6-242.

    [2]覃铁和,王首红,蒋文新.适应性支持通气对术后急性肺损伤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04):235-237.

    [3]Passath C,Takala J,Tuchscherer D.Physiologic response to changing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during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in sedated,critically ill adults[J].Chest,2010,(03):578-587.

    [4]King AP,Rhode KS,Razavi RS.An adaptive and predictive respiratory motion model for image-guided interventions:theory and fast clinical applic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2009,(12):2020-2032.

    [5]McKenzie DK,Butler JE,Gandevia SC.Respiratory muscle function and activ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9,(02):621-629.

    [6]Jaber S,Sebbane M,Verzilli D.Adaptive support and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ventilatory demand[J].Anesthesiology,2009,(03):620-627.

     

    ↑上一篇:IL-4、IFN-γ和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