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全程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激素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09  浏览次数:1017次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1],中国城区的儿童哮喘发病率为1.97%,且有明显增加趋势,严重危害患儿健康。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中指出,长期规范吸人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儿童哮喘长期规范治疗仍是一个棘手问题,其中吸人治疗依从性差是哮喘得不到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有资料[割显示,哮喘患儿对吸入激素疗法的依从性仅为16.7%。依从性差正是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及复发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患儿对吸人激素的依从性对于哮喘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对吸人激素的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76例,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5]。且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为7~14岁;②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③无智力和认知障碍;④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7~14岁,病程2.5~3年;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8~13岁,病程2.5~3年,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可比性。在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的原则下完成。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吸人糖皮质激素,对照组按常规给予药物治疗相关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常规教育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儿设立档案,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吸人激素督导。按计划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患儿的教育包括①晤谈了解:通过耐心对话方式,与患儿建立伙伴关系,了解病史,分析患儿心理状态。②医护分析:在患儿信任的基础上,与患儿共同剖析病情中负性心态的成因及对疾病的消极影响,消除焦虑、抑郁心理,给予鼓励支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激素吸人方法的指导。依据吸人激素应注意的事项及激素吸人时与呼吸的关系、吸人时的呼吸运动、屏气等吸人时的要领,对患儿反复讲解,并多次示范。对患儿家长的干预包括:采取个别咨询与哮喘科普知识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干预。重点解释哮喘的疾病本质、发展、转归情况,提高家属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且必须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吸人激素的作用、副作用以及吸人激素的安全性,解除思想顾虑。让家长督促患儿在哮喘缓解期坚持吸入激素。同时加强其行为检测,将患儿的吸人行为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设置闹钟提醒吸人治疗时间。强化行为:建立哮喘之家,通过患儿之间交流心得体会来增强信心,利用吸人治疗效果好的患儿言传身教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根据哮喘病情控制分级指南制订治疗方案,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佳控制症状的原则,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儿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每月1次,了解患儿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并交代注意事项,督促患儿规范用药、按时复诊、定期检查。

    1.3观察指标两组患儿均于吸人激素治疗6个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和哮喘控制程度评价。

    1.3.1遵医行为测量哮喘认知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②家长对哮喘知讽的了解:从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对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每日吸人激素的剂量类型及使用方法、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吸入治疗中断的原因及吸入过程中碰到的困扰问题等10个问题,满分为100分,回答正确80分以上为知晓。患儿用药依从性的问卷采用MoHsky等[6]问卷:该问卷包含4个问题: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一个“否”答案为1分,“是”答案为0分,4分完全依从,2~3分为不完全依从,0~1分为不依从。由专人在干预前后负责调查,调查前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由患儿自行填写,当场收回。

    1.3.2哮喘控制程度评定标准根据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的管理内容,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25分为控制,⒛~2荃分为部分控制,19分以下为未控制[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勇±s表示,采用莎检验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及实验组家长对哮喘认知情况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对哮喘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较对照组干预后亦显著提高(P<0.01)。见表1。

    2.2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依从性及ACT得分情况比较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患儿完全依从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不依从的例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实验组患儿ACT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见表2。

    3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儿童哮喘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哮喘防治的关键是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7]。GINA方案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在哮喘患儿长期治疗方案中,均推荐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主要机制是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和抗感染作用。持续数月、数年的规范化治疗可望达到最佳改善效果。

    因此吸人激素治疗的依从性行为直接关系到患儿哮喘病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依从性是指患儿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国内有资料[3]显示,哮喘患儿对吸人激素疗法的依从性仅为16,7%。依从性差正是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及复发率高的重要因素。而造成哮喘患儿吸人激素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3大方面E9]:①患儿个人因素:心理障碍。哮喘患儿往往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哮喘不能治愈,对前途缺乏信心。b激素吸入方法不当。没有正确掌握吸入技巧,致疗效不佳,误认为吸人激素无效。②家庭因素:a患儿家长对药物认识不足。对吸人激素缺乏认识,担心药物副作用,从而拒绝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家长对疾病认识不足。在患儿症状缓解后即让患儿停止吸入激素。③社会因素。传统的卫生宣传对提高患儿的哮喘知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使患儿对疾病的性质、发展、转归以及治疗的作用和方法等方面认识不足,造成患儿治疗依从性差,最终影响疗效。本研究通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从患儿及家长两个方面及心理、社会及家庭三个角度进行联合干预,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完全及不完全依从的患儿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不依从的患儿人数显著减少,同时实验组ACT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后,患儿吸人激素的依从性和疗效明显提高。患儿一般年龄较小,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差,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配合,而家长对治疗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吸人治疗依从的倾向,依从倾向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依从行为。

    加强家长对哮喘及激素药物的认知,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叫。有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儿对哮喘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对吸入疗法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哮喘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方案,减少吸人激素次数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哮喘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疾病的认知程度,可有效改善吸人激素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123-12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3.817-822.

    [3]姚宇枫.吸入疗法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依从性的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5.105-106.

    [4]欧阳修河,于立萍,郑文涛.医学教育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7-39.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745-747.

    [6]Morisky DE,Green L.W,Levine DM.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e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J].Medical Care,1986.67-74.

    [7]董正惠,陆影,李萍.支气管哮喘病人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2113-2116.

    [8]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657-1670.

    [9]和强,封稚,杨少芬.联合干预模式对哮喘患儿吸入激素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7.969-970.

    [10]Soussan D,Liard R,Zureik M.Treatment compliance,passive smoking,and asthma control:a three year cohort study[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03.229-233.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加重住院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