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发表时间:2014-04-29  浏览次数:820次

    孤立性肺结节(SPN)指的是肺实质内边界较为清晰的、单发的、直径≤3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目前通过多层螺旋 CT(MSCT)具备的较高的时间和密度分辨力对SPN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通过对采用MSCT进行诊断的72 例SP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MSCT对SPN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72例 SPN患者,男44例,女28例,年龄26~69岁,平均(50.1±3.2)岁。所有患者均与以下特征符合:①无免疫缺陷病史或最近无肺炎,伴有明显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卫星病灶或肺不张;②单发,病灶直径<3 cm;③通过CT检查显示无明显脂肪密度或钙化,具有病理检查结果或CT影像学资料;④未接受任何治疗;⑤无碘造影剂注射禁忌证。所有患者诊断金标准以病理结果为主。

    1.2 MSCT扫描方法:采用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上举双臂,在进行扫描时屏气,扫描从肺尖至肋膈角部分逐层进行,对病变部位确定。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应当将8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殴乃派克以4.0 ml/s的速率经肘静脉注入,注射时应当对患者的神情及临床变化注意观察,注入对比较6 s后动态扫描病变部位,每次扫描应当间隔2~4 s,每一层面的病灶及主动脉CT值进行测量,并分析所得的CT值。

    1.3 图形分析:结节有强化的是将CT值升高≥20 HU,结节无强化指的是将CT值升高<20 HU。界定良恶性结节的标准值为CT 强化值20 HU[1]。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PN病理诊断结果和MSCT增强扫描比较:对SPN病理诊断结果和MSCT增强扫描比较发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良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CT值比较:对良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CT值比较发现,良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 CT值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 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由于其具有多变的形态,因此导致影像学特征不稳定,在进行影像学诊断时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由于MSCT 具有密度、时间、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对比更加明显、图像更加清晰等优点,因此在临床SPN诊断中更为常用[2]。良恶性肺结节二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SCT对两者进行增强动态扫描,恶性结节

    灌注值、与大动脉强化值的比值、CT值相比良性结节均更高。同时,MSCT具备的三维重建技术为SPN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其能够更为直观的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查,全方位进行观察,准确评估。本研究检查结果亦显示,恶性结节进行增强扫描后与平扫CT值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在SPN良恶性诊断中能够有效的协助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在SPN临床诊断中,采用MSCT能够有效提高良恶性结节诊断率,同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也能够使患者心理及身体负担得到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曾艳妮,杨文海,张期莲,等.螺旋CT靶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136.

    [2] 夏春华,季亚莉,高 斌,等.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3):291.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高频振荡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中重度胎粪吸入性肺炎
    ↓下一篇: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工作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