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存在的隐忧

    发表时间:2011-12-30  浏览次数:447次

      作者:谭建彪  作者单位:425401 湖南江永,江永县盘山园艺场管辖区医务室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支气管哮喘,隐忧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治疗,主要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口服的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物、抗IgE单抗、茶碱等。上述药物经临床检验,证明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安全有效的药物。虽然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不足和缺陷。本文旨在对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作一提示。

      1 呼吸道中微生物的寄居常态

      正常人体的口腔、鼻腔处表面寄居着多种条件致病菌群。如口腔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念珠菌、类白喉杆菌,鼻道和鼻咽腔的黏膜上也寄居着类似的菌群。新生儿口、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高达90%,成年人该菌的带菌率为30%~60%,医护人员则高达80%。有资料显示,呼吸道感染导致哮喘恶化的比例在成年人达50%,而儿童更高达80%。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主,如合并细菌感染则令病情加重。成年人以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幼儿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病毒侵袭呼吸道常合并细菌感染,以副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幼儿感染后可于数小时内急剧恶化,如未及时处理往往预后不良。

      2 体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表达形式

      95%的成年人终生携带EB病毒,大多数被EBV感染的患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EBV除了潜伏感染以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裂解性感染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启动裂解复制,EBV裂解复制时产生大量的病毒抗原,可引发宿主特异性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呈病毒阳性的宿主细胞死亡[1]。新近研究进展表明,高水平表达的核因子-κB(un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EBV发生裂解复制,应用NF-κB抑制剂则可以使EBV重新活化而进入裂解周期[2]。糖皮质激素抑制NF-κB的表达[1],由此可知糖皮质激素可间接诱导EBV发生裂解复制而产生大量的病毒抗原。

      3 讨论

      临床上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是因为激素能控制、减轻气道炎症,防止或减缓气道重构的发生。但毕竟仍有相当数量的皮质激素进入血液循环,长期甚至终生应用对身体免疫系统及各器官的影响,尤其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细菌的防御会否因长期使用激素而下调等,值得跟踪研究。另外,EBV已被证实是一种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致病因子,包括淋巴瘤类、上皮性肿瘤类、胸腺瘤、胆管癌、平滑肌瘤、肝肉瘤等,都可检出EBV[1]。糖皮质激素可间接诱导EBV发生裂解复制,长期使用是否上调肿瘤形成的概率需要高度重视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文林.分子病毒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5;263.

      2 钟南山.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和吸痰术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下一篇:慢性扁桃体炎被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6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