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肺早衰年龄对临界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2-08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陈志刚  作者单位:利津县中心医院内科,山东 东营

      【关键词】 肺早衰年龄,临界呼吸衰竭,肺心病,血小板功能

      冯靖等[1]学者于2003年提出临界呼吸衰竭的概念。它是指70 mmHg≥PaO2≥60 mmHg的特定的临床阶段。肺早衰年龄的概念最早由王英保等[2]提出,主要用于评估肺功能损害的程度。本资料数据主要研究和探讨肺早衰年龄对临界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共收治临界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167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其中135例(男78例,女57例)完成肺功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肺早衰年龄。肺早衰年龄<10年为A组(79例),≥10年为B组(5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差异性。

      肺早衰年龄 = 肺年龄 – 实际生理年龄

      肺年龄计算方法,采用王英保等[2]介绍的方法计算。即:

      男性肺年龄 =0.0418×身高+0.0065×体重-2.9624-FEV1(实测值)0.0246

      女性肺年龄 = 0.0400×身高-2.9907- FEV1(实测值)0.0166

      1.2 方法 135例患者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查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测定采用美国Biotem公司生产的Fluo3AM型钙离子探针,血小板表面GMP140的测定所采用的CD62PFITC单抗为美国Pharmingen公司产品。FACS Vantage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生产)检测计算样本的荧光强度。表1 A、B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注:与A组比较,*P < 0.05;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1.4 结果 A、B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2 讨 论

      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是血小板活性的敏感指标。钙离子在肺小动脉血栓中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血小板活化的各个环节。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颗粒内容物膜表面的糖蛋白(主要是GMP140)与血小板膜融合,是血小板活化释放的标志物。冯靖等[1]学者研究后认为,临界呼吸衰竭是肺心病发展的一个特殊临床时期,该类患者具有中枢呼吸驱动储备降低、呼吸代偿能力下降、有效吸气阻抗增加等特点,肺小动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而血小板在该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英保等人[2]的研究表明,利用实际测量的FEV1,并结合患者性别、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肺早衰年龄,是评价肺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即:肺早衰年龄越大,证明肺功能损害的程度越大。

      本研究中,肺早衰年龄<10年组与≥10年组比较,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血小板表面GMP140以及末梢血血小板数均有显著差异性。由此可以证明,随着肺早衰年龄的增加,临界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可以出现显著改变,增加了肺小动脉血栓的几率。肺早衰年龄是进行血小板活化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冯靖, 朱宝玉,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0(5):640.

      [2] 王英保,何权瀛. 肺年龄在肺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6):369.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64(3):254260.

    ↑上一篇:红细胞免疫与抗氧化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气管插管相关肺部感染的因素及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