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氟乙酰胺中毒

    发表时间:2011-06-17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陆少玲  (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呼吸衰竭 氟乙酰胺中毒

      【摘要】 目的 认识氟乙酰胺中毒对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分析79例患儿临床症状。结果 显示79例患儿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症状12例。结论 对突然出现呼吸衰竭患儿要警惕氟乙酰胺中毒的可能性。早期应用乙酰胺治疗。

      我院儿科于1995~2003年收治的79例氟乙酰胺灭鼠药中毒患儿,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症状12例,占中毒总数15.19%,死于呼吸衰竭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9例中毒患儿,男52例,女27例,年龄1 ~13岁。均有意识障碍,其中23例出现抽搐,36例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22例CT提示,低密度改变12例,出血4例,脑积水2例。首发症状有呼吸衰竭表现12例,临床表现以呼吸节律改变为主,呼吸节律不整,出现各种异常呼吸,如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吸气样、呼吸暂停及下颌运动等。因病史提供不全,致误诊为病毒性肺炎、休克、癫痫、脑水肿或重症肺炎等引起的呼吸衰竭。延误诊断,处理不及时而导致病儿症状急剧恶化,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1.2  方法与结果 明确诊断的患儿早期应用乙酰胺,迅速洗胃,湿化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通气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均痊愈出院。

      2  典型病例

      患儿,男,2岁,无诱因突发全身紫绀,开始呈潮式呼吸、后呼吸暂停,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双手握拳,下肢强直。当地按异物吸入并呼吸衰竭应用钠洛酮、复方冬眠等处理后呼吸衰竭症状稍缓解后送我院。体检:体温35.5℃,间有呼吸不规则,抽泣样,呈昏睡状,心脏正常,双肺少许痰音,腹部正常。血常规:白细胞30×10 9 /L,中性粒细胞0.84,单核细胞0.44,淋巴细胞0.12,红细胞5.06×10 12 /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218×10 9 /L,谷丙转氨酶58U/L,肌酸激酶1212U/L,乳酸脱氢酶58U/L,血电解质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肝功正常。否认有发热咳嗽史,身体一向健康。

      入院高度考虑鼠药中毒而肌注乙酰胺,每次1.25g,一日2 次,连用3天,常规处理,洗胃、对症治疗。经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住院7天治愈出院。

      3  讨论

      氟乙酰胺类鼠药是一种高效、剧毒而内吸性强的细胞酶毒物,人口服致死量为2~10mg/kg,进入机体破坏三羧酸循环,脱胺(钠)而成氟化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后,致使柠檬酸不能代谢为乌头酸,三羧酸循环便因此而中断,柠檬酸的堆积和丙酮酸代谢受阻,终至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脏、脑细胞)产生难以逆转的病理损害,不及时处理则导致迅速死亡。乙酰胺为特效解毒剂,水解为乙酸,与氟乙酸产生竞争性作用,从而限制了氟柠檬酸的生成,有效地减少了毒物对三羧酸循环的恶性影响。对于平素健康而突然出现呼吸衰竭的患儿要高度怀疑是氟乙酰胺类药中毒的可能,应早期应用乙酰胺,以免错过抢救时机。乙酰胺对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有特效、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本组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因适时应用乙酰胺而奏效快,症状迅速缓解。

    ↑上一篇:支气管反应活性指数在气道高反应者哮喘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慢性呼吸衰竭的氧疗护理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