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8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5-13  浏览次数:518次

      作者:张晋云 陈建芬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内分泌消化科,云南玉溪 653100

      【关键词】 咳嗽 食管反流 麦门冬汤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m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是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慢性咳嗽,常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的炎症性咳嗽而滥用抗生素和镇咳祛痰药治疗。2006-01—2007-12,我们运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GERC 80例,并与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40例均为本院内分泌消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6~65岁;病程2个月~18年;消化性溃疡17例,食管炎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4例。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6~66岁;病程2个月~17年;消化性溃疡12例,食管炎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1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①慢性咳嗽>8周,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黏痰;②咳嗽与进食相关,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③伴胃食管反流症状,如泛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④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鼻后滴流综合征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有明显异常者;⑤抗反流药物治疗有效。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麦门冬汤加味。基本方:麦门冬、太子参各30 g,制半夏、浙贝母各10 g,枳壳、炙枇杷叶各15 g,海螵蛸、白及各20 g,粳米、大枣各15 g,甘草6 g。痰多气逆加天竺黄12 g、旋覆花12 g;肺郁化热加黄芩15 g、地骨皮15 g;肺胃气虚甚加黄芪30 g、山药30 g;泛酸甚加煅瓦楞子20 g、煅牡蛎20 g;久咳不止加炙百部15 g、炙罂粟壳6 g;久病肾虚加五味子10 g、淫羊藿15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3.2 对照组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16)20 mg,每日早晚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咳嗽症状消失,无咯痰、泛酸及胸骨后烧灼感;好转:咳嗽症状减少,伴随症状减轻;无效:咳嗽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0%~40%[2],但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统计资料表明,慢性咳嗽中,64%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等,平均误诊时间为5年,最长20年,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遭受了极大的痛苦[2]。

      GERC属中医学内伤咳嗽范畴。《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无论外感或内伤,病及于肺,均能致咳。GERC病位在肺,而实源于胃(脾),如《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云“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GERC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炙热之品,熏灼肺胃,久之肺胃津液耗损,虚火上炎,肺胃之气失降,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所致。久病未愈,虚实错杂,肺脾(胃)俱伤,甚可穷及肾脏。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胃。治宜清养脾胃,止逆下气。方选麦门冬汤加味。方中重用麦门冬、太子参润养肺胃为主,并清虚火;制半夏、浙贝母下气化痰;枳壳、炙枇杷叶和胃降逆,肃肺止咳;海螵蛸、白及制酸敛肺;粳米、大枣、甘草养胃益气,以资化源,培土生金,使津液得继,虚火自敛,诸症即可消失。临证加味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精髓所在,当仔细斟酌,灵活化裁。麦门冬汤加味治疗GERC,切中病机,用药中肯,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赖克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2] 刘春丽,赖克方,陈如冲,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38-441.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非药物治疗
    ↓下一篇: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49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