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1-17  浏览次数:473次

      作者:王英 作者单位:678600 云南瑞丽,瑞丽市民族医院内科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引流

      传统的胸腔积液引流术采用的胸腔穿刺针是用一长约6cm穿刺针连接一橡皮管制成,在穿刺过程中需两人操作,一人很难单独操作完成,而且,因穿刺针在胸腔内,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或不注意移动体位时易刺伤肺部而出现气胸,损伤血管出现出血,危险性大,又因积液多或积液性质决定胸腔积液很难一次或不能一次抽完积液,需反复多次进行胸腔穿刺抽液,这样,在增加患者危险性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创口感染的机会。为了解决传统的胸腔积液引流术带来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我科从2002年开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胸腔进行积液引流,此方法操作方便、危险性小,且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植入中心静脉管后可反复抽液或进行药物灌注治疗,留置时间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2002年以来住院的胸腔积液的患者,其中结核性31例,肿瘤4例,化脓性2例,全部患者均以X线胸片和B超检查确诊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并定位。

      1.2 方法 首先和患者充分交流,说明进行胸腔穿刺的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使患者尽量放松,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放在椅背上,根据患者胸腔积液多少或B超定位点选择穿刺点,选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16Ga×20 cm(内有穿刺针、注射器、中心静脉导管、J形引导钢丝、扩张器),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2~5 ml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从上一肋间隙下缘垂直进针,缓慢进针,边进边回抽,当有落空感并有液体抽出后停止进针,放入J形引导钢丝,小心拔出穿刺针,用扩张器扩开皮肤,沿引导钢丝放入中心静脉导管约10 cm,退出引导钢丝,用缝针固定导管,无菌敷贴覆盖,连接无菌引流袋,留取液体送检,第一次抽水约500 ml,如果是脓胸尽量抽尽并用生理盐水灌洗,在胸腔内注入抗生素,完毕后关闭引流管,根据病情进行第二次抽液或注药。

      2 结果

      37例胸腔穿刺全部一次性成功,引流管留置时间5~41天不等,平均8天,引流积液量500~8000 ml,行胸腔积液穿刺积液引流后,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较穿刺前明显改善,除2例患者有轻微胸痛外,其余无明显不适,而且2例轻微胸痛患者没影响导管留置及留置时间。

      3 讨论

      3.1 常规胸腔穿刺有以下弊端 在穿刺过程中需两人操作,一人很难单独操作完成,而且因穿刺针留在胸腔内时间较长,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或不注意移动体位时易刺伤肺部而出现气胸、出血。危险性大,当反复多次进行胸腔抽液时,需反复多次穿刺,这样,在增加患者危险性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完全与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相适应。同时也增加创口感染的机会。

      3.2 中心静脉导管植入胸腔进行积液引流的优点 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可用于输液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胸腔进行积液引流有以下优点及特点:(1)穿刺方便,一人即可独立完成。而且中心静脉导管非常柔软,不易刺破胸膜造成气胸或引起出血,极大地增加了胸膜腔穿刺的安全性。(2)患者易接受,很大限度上减少了患者对胸腔穿刺恐惧心理。(3)利于诊断及治疗,在基层医院,不能使用胸腔镜及胸膜腔活检,胸膜肿瘤并积液的患者需多次进行胸腔穿刺抽液行脱落细胞检查,我科4例胸腔肿瘤患者均通过3~4次的抽液行脱落细胞检查才明确诊断。而且胸膜腔肿瘤患者需多次胸腔注药化疗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3 中心静脉导管可在胸腔内长时间留置,利于引流及治疗 在临床中,我科有1例肺癌并胸膜腔转移患者,因需反复行抽液及胸腔注入药物化疗治疗,开始几次都是经抽液、注药治疗后胸腔积液减少后拔管出院,有一次患者拒绝拔管,经劝说无效签字后患者带管出院,期间要求患者来院更换敷料,胸腔积液多时抽水,此留管达41天而未发现有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

      3.4 注意事项 胸腔穿刺前,仍需与患者说明胸腔穿刺的必要性、安全性及穿刺的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若患者咳嗽剧烈可先给予止咳处理。对精神特别紧张的患者,可先给予适量安定后再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当穿过胸膜腔时,个别患者易发生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出现血压下降、出汗、心悸等症状,此时应停止穿刺,及时处理,让患者平卧,给予多巴胺或阿托品治疗,症状会很快消失,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穿刺。我科3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明显的不适反应。说明该操作具有安全、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上一篇:诱导痰技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注射用头孢米诺钠治疗老年人吸入性肺炎39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