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感染诱发危重症哮喘22例病原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12  浏览次数:518次

      作者:卢翠梅 作者单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柳州545002

      【摘要】目的 了解危重症哮喘患者在社区获得感染致病菌情况。方法 对22例感染诱发危重症哮喘患者痰培养细菌结果与同期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19例患者痰菌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哮喘组真菌检出率为27.27%,与肺炎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危重症哮喘治疗中宜检测真菌并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 哮喘 感染

      感染已被确立为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1]。而重症哮喘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及呼吸道失水等原因,痰检阳性率一直较低。现通过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4月间收治的22例由感染诱发危重症哮喘病原学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年龄结构相仿的1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在现有医疗卫生条件下,危重症哮喘患者在社区获得感染致病菌与普通肺炎致病菌的区别,为临床治疗危重症哮喘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倒选择 22例患者年龄(46.5±7.2)岁,病程(5.3±4.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危重症哮喘诊断标准[2],发病前至少1个月处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发病后入院时间小于72h,排除其他因素诱发哮喘者,其感染判断标准为病史中有明确咳黄、白痰及痰量增多或发热症状,部分胸片见肺炎改变。对照组排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不限,入选标准为痰培养阳性者,排除医院获得性感染者。

      1.2 方法 留取入院当天或次晨深咳或诱痰所得痰液,有5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经口气管插管内深部吸痰送检。

      2 结果

      哮喘组与普通肺炎组痰菌检出情况见表1,哮喘组痰菌中真菌检出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组中有6例患者痰检出真菌,其中5例为年龄>60岁患者,其病程在7~25年,平均10.1年。经综合治疗,真菌感染者中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他细菌感染者仅2例因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死亡。相同条件下真菌感染者症状缓解时间较其他细菌感染者长2~3天。

      表1 哮喘组与普通肺炎组痰菌检出情况(略)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危重症哮喘发作多能找到呼吸道或肺部感染依据,在成人,呼吸道感染对气道黏膜上皮造成破坏,使气道的防御能力下降,变应原乘虚而入诱发哮喘。据国内文献报道[3,4],其感染菌以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常见。本观察哮喘组主要培养出真菌、卡他莫拉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文献报道稍有不同。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考虑与本组患者病程较长、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等有关。培养出真菌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可能与其免疫力低下及口腔卫生欠佳有关。由真菌诱发哮喘者病情往往较为严重,考虑与真菌作为一种抗原物质诱发哮喘持续加重有关。本观察组均为危重症哮喘患者,从中亦可看出真菌感染者预后较差,本组病例中3例从气管插管内痰培养出真菌者均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平喘时间较非真菌感染者延长。现阶段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哮喘治疗,但规范化治疗情况仍不容乐观,滥用激素可增加哮喘治疗的难度,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确诊真菌感染相对困难,往往耗时较长,本观察组严重哮喘患者多已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后方获得病原学诊断,因此,对那些尽管使用广谱抗生素仍有持续或反复发热、哮喘难以控制、伴进行性不明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症哮喘患者宜及早检测其菌种并作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陈萍,孙丽,等.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哮喘严重急性发作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6-2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3]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等.哮喘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4.

      [4] 何礼贤.老年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J].实用老年病学,1993,13(3):117-118.

    ↑上一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或并发肺结核8例分析
    ↓下一篇: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呼吸锻炼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