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急性脑出血病人家属心理分析及指导

    发表时间:2012-07-02  浏览次数:806次

      作者:黄今福,董海静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后遗症多、复发性高、致残率高[1]。不但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给家属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家属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患者以及他们身体健康。因此,处理好急性脑出血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问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乃至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期间共收治急性脑出血病患者108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急性脑出血病患者108例,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35~78岁,经治疗痊愈出院98例,死亡10例,平均住院27天。

      2 家属的心态分析及对策

      2.1 稳定家属情绪,强化承重心理

      2.1.1 沉着镇静,态度和蔼,感染患者家属 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其家属也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恐慌,担心亲人出现意外。他们面临病危的亲人,往往手足无措,举止失常,有的只顾哭泣而无法正常思维;有的围着医护人员一味的恳求,要求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有的情绪失控,不但不配合抢救,反而横加指责。作为护士,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不为家属意见所左右,坚持贯彻抢救方案,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患者家属,稳定家属的情绪,以强化他们临危不乱的承重心理。同时必须注意态度和蔼,要热情对待每一位家属,对其过激的言行表示理解。

      2.1.2 技术娴熟,减轻家属心理压力 身为神经内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全套抢救设施,操作程序,具备过硬的抢救技术。抢救过程中动作敏捷,临危不乱,与医生配合默契。因为此时患者家属正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他们以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娴熟高超的技术,会令家属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心理压力慢慢减轻,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内心深处有了安全感,进而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抢救,同时对那些情绪失控,出言不逊的家属,护士应理解和体谅他们的心情,多做解释工作。

      2.2 体谅家属心情,打消疑虑心理

      2.2.1 严格要求,热情关照 急性脑出血患者经过抢救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后患者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也逐渐缓和消失,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患者出于亲情,关心甚至出于内疚和赎罪心理,围坐在患者病床前问候,聊天,甚至当患者的面议论有关病情的好坏,危重与否,虽出于好心,但客观上却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护理程序,而且不利于患者康复。对此,护士必须严格要求,向家属说明保证患者休息和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护士应对患者热情关照,让家属真切感受到你对患者病情的重视。除了认真交接班,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外,平时要多加巡视,不要等家属找到时才姗姗而至,要主动询问患者和家属有无问题,生活上有何要求,并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2.2.2 细心观察,耐心解释 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家属缘于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对某些治疗药物,担心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某些药品的疗效也怀有疑虑,紧张感,有时对于患者一些治疗后的正常反应疑虑不解。对于上述种种现象,护士除了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抓住治疗契机外,还要注意对家属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讲解该疾病的有关防治知识,讲解一些特殊治疗措施、检查、监护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讲解有关药品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消除他们的疑虑、紧张心理[2]。保持稳定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协助护士做好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提高陪护效率。

      2.3 提高家属警惕性,克服麻痹心理 当急性脑出血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家属的心情也随之放松。陪护时远没有开始细心,认为医院住宿伙食条件都不如家里,并且家属来往探视,陪伴均不方便。现病情逐渐恢复,应尽早出院回家休养。凡此种患者家属的心态,护士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坚持医疗护理原则,首先提醒家属注意:在恢复期内也可出现病情反复,一旦复发,则致残率、死亡率更高,同时要反复向家属交代疾病恢复期的各种注意事项,家属保持稳定、平常的心态,严格按科学要求去做,以防发生意外。

      2.4 增强家属信心,战胜消极心理 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疗效不佳时,家属易出现灰心、失望等消极情绪,有的表现为怨天尤人,也有的对患者漠不关心,对治疗丧失信心。鼓励家属增强治疗信心,消除这些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战胜病魔。护士也可运用热情、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家属,使之驱除消极心理。护士还要保持自身心态平衡,即使碰到家属将一些心理问题投射到自己身上时,也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出现医院性损伤。

      【参考文献】

      1 刘彬,胡园,朱仁详.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关系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2):183.

      2 张英珍,刘英华. 临床护理观察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5.

    ↑上一篇: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研究
    ↓下一篇:脑出血锥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肺感染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