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26  浏览次数:1191次

    血管外科中大隐静脉曲张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大隐静脉曲张为浅静脉病变所致,但下肢的浅静脉和深静脉之间关系较为密切[1]。在对其进行治疗前,需全面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流通畅与否以及瓣膜的功能等。对63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3例,患肢78条,年龄30~75岁,平均(55±4.64)岁;病程1~27年,平均(19±3.21)年。所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肢静脉曲张、疼痛以及肿胀不适等;部分患者色素沉着且出现湿疹或溃疡。

    1.2 仪器设备:本次对63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8条患肢,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用的仪器主要是飞利浦IE33彩超诊断仪,其中,探头的频率在5~12 MHz之间,部分肢体肿胀的患者可采用凸阵3.5~4.0 MHz。此种超声诊断仪具备彩色多普勒、二维高分辨率以及频谱多普勒的显像功能等。

    1.3 诊断方法:取患者俯卧或仰卧位,若有必要可取站立位,将其下肢外展。首先采用高频检查患者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以及大隐静脉,并观察深浅静脉的管径、管腔以及管壁的光滑度和厚度。其次,采用彩色多普勒密切监测患者静脉管腔血流充盈的情况,血管异常回声位置及范围,并判断血流的情况及方向等。显示脉冲多普勒血流的频谱时,需调节取样容积门,一般的取样线在管腔的中心,容积门大小是管腔的1/3,且声波与血管长轴之间的夹角应小于60°。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血流速度来调节基线的位置以及速度的标尺,从而获取形态一致、清晰的频谱。再通过乏氏试验、小腿挤压试验等观察患者静脉瓣的形态、位置、启闭的功能以及各静脉血管血流的情况等[2]。

    2 结果

    本次63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但深静脉正常21例,占33.33%;大隐静脉曲张的管径在0.55~1.22 cm之间。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完全性栓塞17例,占26.98%;其中股浅静脉完全性栓塞4例,股总静脉完全性栓塞9例,腘静脉完全性栓塞 2例,大隐静脉入口处完全性栓塞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不完全性栓塞15例,占23.81%;其中股浅静脉不完全性栓塞3例,股总静脉不完全性栓塞6例,腘静脉不完全性栓塞2例,大隐静脉入口处不完全性栓塞4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10例,占15.87%;均表现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其中4例同时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 讨论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多发生于大隐静脉,其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患者下肢静脉的曲张、肿胀以及疼痛等,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静脉压受重力作用后给瓣膜施加压力,当静脉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瓣膜就会逐渐脱垂、松弛甚至是关闭不全等;或是由于静脉壁薄弱或瓣膜缺陷;患者年龄和性别等,造成大隐静脉曲张[3]。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较佳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法,术前均需要进行反复检查患者深静脉瓣膜的功能;交通支静脉分布走向;大隐静脉以及深静脉管径的宽度;管腔内透声的情况等。目前,对其的检查方式较多,如静脉造影、多普勒超声以及下肢静脉压测定等,但这些检查方法往往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发症较多。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不仅能够实时观测到大隐静脉内血流的方向,确定大隐静脉小分支的部位,而且还具备重复性较强且无创伤等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4]。本次对63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结果显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但深静脉正常21例,占 33.33%;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完全性栓塞17例,占26.98%;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不完全性栓塞15例,占23.81%;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10例,占15.87%。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管腔内的血流情况以及瓣膜功能等。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为临床医师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韦舒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前检查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学,2011,33(5):598.

    [2] 胡惠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前的临床价值 [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45.

    [3] 牛淑珍,盛燕红,钟海燕,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4):444.

    [4] 焦 健,田英军,宋 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2):193.

    ↑上一篇:高处坠落伤的院外急救护理体会
    ↓下一篇:体外冲击波碎石的B超定位技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