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SVT-600系统对脑梗死患者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5-04  浏览次数:730次

      作者:夏梦,刘莉  作者单位:北京石景山医院神经内科,北京石景山

      【摘要】目的:观察SVT-600系统对脑梗死患者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综合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采用SVT-600系统治疗。结果:两疗程结束后及3个月后综合组SIAS评分和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VT-600系统能明显减轻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超声扫描;康复

      SVT-600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系统(简称SVT-600系统)包括超声波、低能量激光血管外照射、生物电反馈治疗三部分,本文主要就该系统对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0例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5~75岁,平均62.5岁,其中男41例,女29例,入选条件:(1)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且系第一次发病;(3)意识清晰,一侧肢体瘫痪,人院时ADL评分在35~60分之间。排除条件:(1)其他影响运动及认知的疾病,如Alzheimer病、各种肌病、关节病、血管性痴呆、严重的精神和情绪障碍;(2)严重的心功能不全;(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4)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及发热等明显影响预后的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对照组,其中综合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部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1],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即开始治疗;综合组在以上基础上,待症状、体征充分出现后3~10天内开始予SVT-600系统治疗[2]。超声波治疗:将涂有超声耦合剂的4个探头分别置于病人头部患侧颈内动脉、颞窗、病灶、椎基底动脉4个部位的头皮投影区,弹性帽固定;低能量激光血管外照射:患者平卧位,暴露患侧颈内动脉,将血管外照射光纤末端的激光输出孔直接贴在颈内动脉血管体表投影区上,用手固定住即可;生物电反馈治疗:将涂有导电膏的电极板放置在患侧主要运动障碍肌群上,并用弹性绷带固定,上下肢同时进行。SVT-600系统治疗2次/天,每次治疗25分钟,10天一疗程,共两疗程。

      1.3 疗效评定 采用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3]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4]进行评分,入院后症状、体征充分出现评分1次,两疗程结束后、发病3个月后各评分1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

      入院后综合组和对照组首次SIA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均降低,综合组SI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P<0.05),综合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P<0.05);3个月后两组评分均降低,综合组SI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综合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5,P<0.05),见表1、表2。表1 功能障碍评分

      3 讨论

      脑梗死的功能恢复归结于缺血半暗带血流恢复、水肿消退、血肿吸收、神经系统可塑性以及功能代偿[5]。研究表明,超声波治疗的高频机械振荡效应能扩张血管、改善血管供应、促进缺血半暗带血流的恢复,其温热效应能预防和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利于淤血吸收,其理化效应能增强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能力、激活神经元细胞、提高生物酶的活性[6]。低能量半导体血管外激光能明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红细胞在血管中活动、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炎症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组织水肿得以较快消退[7]。生物电反馈系统作用于瘫痪侧肢体能引起肌肉震颤,从而导致粗纤维的兴奋,可对外周神经传导进行有效保护,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并能激活痛觉抑制系统,可使人体释放出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多肽,从而起到镇痛、解痉、改善局部血管循环等作用[8]。本文结果显示SVT-600治疗系统对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临床价值,也是无创伤性早期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系统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脑梗死早期康复疗效,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锡欣,程凯敏,崔运峰,等.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7):770-772.

      [2] “九五”攻关课题组.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66-272.

      [3] 孙启良.sIAs—一种新的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2):69-71.

      [4] 张明园,Elena Yu,何燕玲.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问卷与应用说明[J].上海精神医学,1995,(增刊):5-6.

      [5] Pollack MR,Disler PB.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J].MJA,2002,177(8):452-456.

      [6] 庄桂英,张道平,王澎,等.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脑梗死[J].中国康复,2005,20(2):96-97.

      [7] 朱桂芳,成巧梅,索爱琴.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并生物电反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64-65.

      [8] 李玮,薛慎伍,李云峰,等.生物电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4,24(3):284-285

    ↑上一篇: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