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发表时间:2011-12-12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牛伟亚,塞尔,力木  作者单位: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微创外科、疝和腹壁外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1]。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病例较少。1994年—2009年我院对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者行LC均获成功,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4年—2009年共收治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慢性27例,慢性急性发作4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4例。二尖瓣置换术1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联合瓣膜置换术7例;机械瓣膜4例,生物瓣膜27例。LC术距心脏瓣膜手术2~12年。均为择期手术。

      1.2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询问有无出血史(牙龈出血、咳血、黑便、血尿、皮肤出血斑等),检查尿常规和凝血酶原时间(PT)。择期手术者术前24~48 h停服华法令,每天检查1次PT。术前常规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心脏大小、左室射血分数,请心脏内、外科会诊,了解心脏功能情况;请麻醉科医师会诊做好围麻醉期准备;通知外科ICU。围手术期给予头孢2代以上抗生素预防感染,调整水电及酸碱平衡措施。术后第2天恢复术前口服华法令剂量。根据PT水平,调整华法令用量至PT平稳。术后每日监测PT和腹腔引流量及性质。术后无出血不给予止血药和维生素K1。

      1.3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常规四孔法。2008年之前26例患者采取低流量(1 L/min)、低气压(6~8 mmHg)及间断气腹法, 2008年后5例患者采用免气腹手术。术中操作避免钝性分离,以免创面出血或渗血;对可见血管均采用钛夹钳夹止血,较细血管以电凝或对血管骨骼化止血;如果创面渗血较多,术中可以输新鲜全血。术毕常规置橡皮引流管于胆囊床附近,根据引流情况,在24~48 h内拔除。

      2 结果

      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LC全部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腹腔内出血及伤口渗血,无胆汁漏,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恢复抗凝顺利,1~2 d内PT恢复至手术前水平。住院时间7~15 d,平均11 d。术后随访1~12年,2例患者因心脏原发病术后1年死亡。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发生结石性胆囊炎行LC时,应尽量择期手术而避免急症手术。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术前先将心脏功能调整至Ⅲ级以下,以增加手术的安全系数,一般左室射血分数不小于50%。因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长期应用华法令等抗凝药物,术前调整抗凝药物用量是关键[2]。为防手术创面出血和渗血,择期行LC术前需停服华法令1~2 d,使PT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急诊手术者则需术前2 h静脉注射维生素K1 20 mg逆转抗凝[3]。由于香豆素类治疗并发出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血尿[4],故术前应强调尿常规检查。LC手术的CO2气腹可以使膈肌升高,肺的顺应性受限,部分CO2入血可能造成高碳酸血症,这些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影响尤为明显。因此,调整气腹的压力及流量十分重要。我们对心功能Ⅱ级以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采用低压、低流量,对心功能Ⅲ级患者选用间断气腹方法或免气腹法,以减少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LC术后第2日即可恢复华法令术前用量,一般在用药48 h后便能恢复至术前抗凝治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强,季福,李可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8):713-714.

      [2] 于文庆,张成,阿里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处理[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4):274-275.

      [3] 梁杰雄,伍冀湘,邱立新,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442.

      [4] 蔡用之,主编.人造心脏瓣膜与瓣膜置换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58-470.

     

    ↑上一篇: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结局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