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2-26  浏览次数:567次

      作者:谢杏仪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广东 番禺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BA,与传统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TB作对比,并对其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作探讨。结果:健康对照组的TBA为(4.9±3.0) μmol/L,各类肝胆疾病的TBA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急性肝炎、肝癌阳性率均为100%,肝硬化为87.5%,慢性肝炎为65.7%,胆道疾病为71.4%。结论:TBA测定是一个良好的肝功能指标,能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征。

      [关键词] 总胆汁酸;肝胆疾病;临床应用

      肝胆疾病的检测过去以传统肝功能指标酶学指标ALT、AST、GGT、ALP、TB为主,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胆汁酸越来越备受重视。人体血清总胆汁酸(TBA)是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从而维持人体胆汁酸的相对稳定,它的调控是肝脏的一个主要功能。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患胆管疾病时可引起胆汁的代谢障碍,使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血清TBA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1]。因此,通过血清TBA测定与传统肝功能指标作对比,探讨TBA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采用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1.2 试剂 ALT、AST、GGT、ALP速率法测定,采用上海长征试剂;TB终点法测定,采用北京中生试剂盒。TBA双波长终点法测定,采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的酶法试剂盒。标准品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提供胆汁酸标准含量为50 μmol/L。

      1.3 临床标本 对照组:无肝胆疾患的健康体检男女各30例,19岁~60岁。肝病组:本院患者共262例,男206例,女56例,其中急性肝炎47例,肝癌35例,肝硬化64例,慢性肝炎60例,胆道疾病56例。以上病例均经临床或其他辅助检查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结果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BA 男:(5.0±3.1) μmol/L;女:(4.8±2.9) μmol/L;平均:(4.9±3.0) μmol/L,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

      60例健康对照组TBA含量统计表

      注:P>0.05。

      2.2 各组患者血清TBA结果 。

      各组疾病血清TBA的测定结果

      注:P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2.3 血清6项测定在各组疾病中的阳性率 。

      各组疾病胆汁酸与5项指标试验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3.1 血清TBA酶法测定参考值 实验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TBA为(4.9±3.0) μmol/L,取单侧95%分位值,参考范围为0 μmol/L~10.9 μmol/L,与文献报告TBA参考值基本一致。

      3.2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并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胆汁酸在肠腔经细菌作用后,95%以上的胆汁酸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血重返肝脏利用,称为胆汁酸肠肝循环,故正常人血中胆汁酸浓度很低[2]。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旦当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清TBA很容易升高,因而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3]。

      3.3 各类肝胆疾病的TBA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 其阳性率急性肝炎与肝癌均为100%,肝硬化为87.5%,慢性肝炎、胆道疾病也达65%以上。在各组中均高于其他指标,这说明了肝胆疾病中TBA测定比传统肝功能指标任何一项都敏感。

      3.4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TBA有差异(P<0.05) 急性肝炎时患者血清TBA与ALT一样,呈显著增高,平均增高幅度是正常的31倍,说明TBA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价值与ALT(阳性率100%)测定相同,这些病例动态观察,经积极治疗后酶学指标随肝细胞损害的控制很快转为正常,而TBA则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转为正常。慢性肝炎时,TBA阳性率为65.7%,平均升高幅度为正常的10倍,亦优于酶学指标的测定。

      3.5 肝癌、肝硬化时,由于肝脏对TBA代谢功能下降,故血清TBA在不同阶段都增高 肝癌时,TBA阳性率为100%,比常规肝功能任何一项指标都敏感,而肝硬化TBA阳性率为88%,亦高于其他指标。当转氨酶、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等其他指标转为正常情况下,血清中TBA水平仍很高,这可能由于肝细胞功能失调,肝实质细胞减少等原因有关[4]。

      3.6 胆汁酸不但参与脂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可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可溶性状态 当胆汁酸代谢导致胆固醇性胆石的形成,胆石形成阻塞加重胆汁酸的代谢异常。实验结果表明,胆道疾病患者血清TBA ±s为(44.7±53.9)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血清中TBA水平显著增高,随炎症的阻塞阶段不同而变化,但随着炎症消失或阻塞引流解除后,TBA水平迅速下降,其他指标亦随之正常。由此可见,TBA测定是一个良好的肝功能指标,能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征。

      参考文献:

      [1] 卢新兆,黄晓华.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8):16.

      [2] 刘秋云,谢小兵,龚清平.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检验杂志,1999,6(4):52.

      [3] 孙丽娟.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意义[J].实用医学检验杂志,2001,8(1):26.

      [4] 武仰晶.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5,16(1):5.

     

    ↑上一篇:血清GLD和(ALT+AST)GLD比值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局部Ang Ⅱ水平与ERK的活化在人门静脉高压症脾静脉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