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9  浏览次数:526次

      作者:陈俊华,冯国菊,轧春妹   作者单位: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市肝病研究所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结果 通过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比较,干预后总生活质量评分、食欲、睡眠、心理、对疾病认识指标较干预前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有效减轻了癌症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肝癌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肝癌是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多数肝癌是巨块型的,常伴有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目前,介入疗法已经成为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多数肝癌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生存期明显延长[1-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的全面实施,评估肝癌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也从过去只注重改善其躯体症状发展为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注被观察对象的自我感受,对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对我院9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压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60.1岁;肿瘤最大21 cm×19 cm×10 cm,平均10.2 cm×8.1 cm×6.4 cm。其中2例患者为左右肝多发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后,行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无黄疸腹水,无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在做介入治疗前行肝、肾功能及生化检查。

      1.2 方法 患者在施行介入治疗前后先进行常规护理,然后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确定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再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手术后,行干预护理3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1.2.1 患者心理护理:对早期肝癌,进行手术切除,是可望彻底治愈肝癌的有效方法,患者对治疗比较有信心,但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多数已属中晚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大,对介入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存在困惑,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适或痛苦承受力较低,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护性语言并予以安慰,对惧怕手术疼痛的患者,告诉患者手术方法简便,不需开腹,一般从股动脉穿刺后进行操作,穿刺处切口很小,且穿刺时局部用麻醉药,不会感到明显疼痛;对担心手术能否成功的患者,要详细向其介绍手术的原理、方法、手术的可靠性及各种安全措施,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以消除患者因恐惧手术而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同时把做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介绍给新做介入治疗的患者,使患者对介入治疗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树立信心,利于配合手术治疗。

      1.2.2 加强疼痛护理:肝疼痛是肝癌晚期患者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一般呈慢性持续闷痛,伴有恶心、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主要由癌灶压迫正常组织引起。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指导患者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取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局部按摩,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保持情绪稳定,转移注意力,可看些小说、漫画等分散注意力;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心听取患者倾诉最大限度地缓解和减轻患者痛苦[4]。

      1.2.3 创造良好环境:在患者手术前做环境介绍、医护人员的介绍,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夜间保持病区安静,减少噪音;夜间操作尽量集中完成;安置患者枕头、床位要舒适,病房温度、湿度、光线适宜,关大灯开地灯,拉好窗帘,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5]。

      1.2.4 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能正确配合治疗,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肝癌患者对疾病的发展往往存在着恐惧不安的心理,介入治疗虽然比普通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少,但患者还会担心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可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尤其是肝功能的保护及栓塞综合征的防治等问题,对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指导其学会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不安情绪。

      1.3 评价方法及标准 生活质量评估表采用国内1990年制定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选择与疼痛和心理因素相关的食欲、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等内容采用1~5级评分,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比较,干预后各个指标较干预前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注:与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肝癌早期常无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能够手术切除者不到20%,80%左右的患者因癌肝巨大紧贴肝内外重要管道,或已有广泛转移,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技术条件受限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6]。但是由于患者对介入治疗不了解,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心理因素都会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压力水平过高会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阴影,如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等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的免疫能力,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生活质量评估是现代护理效果衡量的一个手段,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方面影响的,主要有心理、社会以及家庭因素[7]。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影响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因素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肝癌患者大都负性心理过多,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甚至是悲观绝望,而这种持续畏惧的心理常会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社会关系、家庭、职业、医疗状况、朋友及相关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用性支持等因素,在生存质量评价中,社会维度的得分与社会的关怀程度密切相关,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家庭和社会地位受到很大影响,有部分家庭、单位或朋友对患者的治疗缺乏信心和耐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受到影响。生存质量与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关系研究已经扩展并形成一个新的领域,最初理论模型中精神状态被归为心理状态,但实际上精神状态的范围远远超出原先的想像,精神状态是人们维持希望的关键,个人的宗教信仰及精神支持确实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工作中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有着深刻的影响。此外,患者本身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其一个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来源,再加上住院治疗的费用,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对介入治疗后患者给予心理、社会、环境条件等支持,同时给予健康指导,经过3个月护理后,结果表明患者的各个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有效减轻了癌症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邹建中,伍峰,李佩希,等.超声监控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及疗效评价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766768.

      2 孔繁荣,李韶平,赵景臣,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若干问题探讨.河北医药,2005,27:3334.

      3 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165.

      4 陈万梅.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死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172.

      5 孔晔宏,王桂春,乔秋阁.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河北医药,2008,30:405407.

      6 祝雅慧,秦占芬,任秀英.肝癌病人的介入治疗及护理.河北医药,2004,26:834.

      7 张百红,凌昌全.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及评价.肿瘤,2004,24:305306.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标准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附358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