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保胆要积极 切胆要合理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顾树南,戴建国  作者单位::(上海新科结石病医院、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新科分中心,上海 200051)

      【关键词】 胆结石;腹腔镜;外科手术

      对胆囊结石的治疗究竟是切胆还是保胆,在治疗上一直有争论。保胆的说:“一代名医Langenbuch(1882)建立的切胆金标准(gold standard)影响了几代人,为了预防2例胆囊癌的发生而杀掉10万例良性胆囊[1]”,“胆囊切掉了胆总管又要长结石了”。切胆的认为,“保胆取石后结石要复发,治表不治本”,“保胆的弊大于利”。如此争论不休。我们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既做过切胆也做过保胆,对于不接受手术的患者也进行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现在《肝胆胰外科杂志》开辟了争鸣园地,可以畅所欲言。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

      1 目标应一致 术式可不同

      21世纪的外科应是完美的外科,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的升华。我们的目标是对于每一个患者都要力争做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小的瘢痕愈合。我们提倡人文精神(humanism)。在治疗患者时要有人性、理性和超越性。用微创观念来制定手术方案和选择术式。切胆和保胆都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是治疗方法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体虽有创伤,但效果明显。无论是切胆还是保胆,它毕竟对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创伤,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全身炎症反应,故都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到该切胆囊的就切胆囊,该保留胆囊就保留胆囊。这个“该”字就要把患者当亲人,体现Osler提出的“有害的疾病召唤无害的治疗”观点,把创伤尽量减到最小的程度。Hippocrates曾告诫医生“不要做得过多!”

      2 除石不宜急 治疗要综合

      无论是保胆还是切胆,其术后都有个共同保胆的问题。前者是保胆取石,术后要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后者是切胆,术后要预防胆管结石再生。要特别强调的是:都要认真去保护肝脏,保持胆汁成分的稳定,预防结石的复发或再生。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和有轻微症状的患者,有的可能会长期维持原状,所谓“静止结石”,有的也可能会出现症状或加重症状。也有的经过治疗后也会变得无明显症状。对于这个有绝大部分人的群体来讲,保护他们的胆囊是显得格外重要。保胆不仅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肝脏,因为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要让胆囊和肝脏都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胆固醇,维护胆汁内环境的稳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若无症状,不要因胆囊结石会癌变而盲目去手术。因为若胆囊结石小于5 mm,数量也较少,胆囊收缩功能又好,则这些结石也是有可能会排出的。有些胆囊结石患者,带石一辈子,与结石共存,安然无恙。切胆保胆都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法之一,各有利弊。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胆囊结石是我国的特色,它治疗的效果较好。但零星报道的多,大宗样本报道的少。但它的潜力很大,需要努力发掘,使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在溶石、排石和防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 资料要完整 总结要认真

      胆道外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的历史。总结使我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治疗越来越合理。胆囊结石手术的适应证有的应该修订。在这方面,建议上海市胆道疾病会诊中心组织专题讨论。哪些胆囊结石的患者该切除胆囊,哪些患者该保留胆囊,还有哪些患者该先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要有个规范,循章而行,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便于总结,便于提高。

      统计是十分重要的,数据应实事求是,不能做假账。我们每隔二年三年就总结一次,温故而知新,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攀登高峰。这样,一定会把胆道外科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对一个疾病的治疗,常会因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治疗经验的各异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时甚至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时就有可能引发争论,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有时难以裁决。《肝胆胰外科杂志》开辟“争鸣”栏目,给出要争论的问题,请大家来参加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问题争得透彻些,这样就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争鸣”不一定非要争个孰是孰非,事实上,有时也很难说清谁对谁错。美国Varco和Delaney在1976年就写过一本《外科临床实践中的争论》(Controversy in Surgery)。有些争论的问题,争论也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至今也难下个结论。但有些问题,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争论的问题届时就会不争自明,自然地解决了。

    ↑上一篇:胆道探查致胆总管下段穿通伤的临床诊治
    ↓下一篇: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引起腹腔感染8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