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46例胰腺损伤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2  浏览次数:475次

      作者:程雪彬,钮柏琳,龚建平  作者单位:1.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外科,四川 邛崃 61153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摘要】 探讨46例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胰腺损伤早期,术前诊断困难,对怀疑有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胰腺损伤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胰腺损伤,诊断,治疗

      胰腺损伤为最严重的腹部外伤,其发病率占腹部损伤的1%~3% ,死亡率平均为20%[1],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本组报告46例胰腺损伤的治疗经验。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我院1994~2007年共收治胰腺损伤46例,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12~59岁。闭合性腹部损伤36例,开放性腹部损伤10例。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0分钟~2天。以内出血为主要症状28例,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血压(95.3±18.7)/(54.6±8.3)mmHg,严重者心率达140次/min,神志昏迷;以腹膜炎为主要症状18例。

      2 诊断与治疗 行B超检查10例,只有2例发现胰腺损伤,确诊率20%,行CT检查16例,10例诊断胰腺损伤(分别有胰腺轮廓不完整、断裂,以及胰周积血、积液),确诊率62.15%。本组病例有25例进行了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达100%,腹腔液行淀粉酶检测10例阳性。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五级分级标准[2],Ⅰ级22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2例。单纯胰腺损伤3例(6.5%)。合并其他器官损伤43例(93.5%),2个以上器官损伤18例,合并1个器官损伤30例。手术方式:胰腺断裂近端缝合,远端胰腺切除4例;胰腺断裂近端缝合,远端胰腺与空肠Rouxeny吻合8例;胰头创口与空肠Rouxeny吻合2例;胰腺单纯缝合修补20例,单纯胰床引流术16例。

      3 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次,胰瘘2例,应激性溃疡2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治愈43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2例死于颅脑损伤,1例死于严重的腹腔感染。10例胰腺与空肠吻合,无1例出现胰瘘及肠瘘。

      讨 论

      1 胰腺损伤的诊断 开放性腹部损伤均会及时剖腹探查,可在术中得到确诊。闭合性胰腺损伤,特别是单纯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应注意腹部情况变化,还应及时行腹腔穿刺,如抽到液体,应常规行淀粉酶检测,如升高有很高诊断价值[3];动态观察血、尿淀粉酶变化,对诊断有一定帮助;B超检查因受胃肠道气体影响,诊断准确率不高,本组B超阳性率20%;CT扫描可显示腹内和腹膜后脏器的解剖影像。腹腔内100ml以上液体CT片也显示,对诊断腹腔内出血有帮助,本组CT阳性率为62.15%,故如病情允许,应常规行CT检查。手术仍然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指征为:(1)术前血清及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升高;(2)B超或CT检查提示胰周血肿或胰腺图像异常;(3)胰腺、十二指肠区的后腹膜血肿、黄染、积气;(4)横结肠系膜的血肿;(5)大网膜有皂化斑者,应作胰腺探查。在探查时应注意:(1)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囊探查整个胰腺的前面;(2)必要时剪开十二指肠侧腹膜,按Kocher方法掀起十二指肠及胰头,检查胰头后面及十二指肠。

      2 胰腺损伤的治疗 胰腺损伤的治疗包括止血、清创及恢复胰管与肠道的联系,控制胰液外溢,充分引流,处理合并内脏损伤和营养支持疗法。手术方式取决于胰腺损伤的类型和部位,以及伤者全身情况[4]:(1)Ⅰ~Ⅱ级胰腺损伤者胰管未损伤,伤口表浅,可行止血缝合,清除血肿后行小网膜手术引流。原因为胰瘘多为自限性,通过引流能自愈。(2)Ⅲ~Ⅴ级胰腺损伤的治疗:Ⅲ级损伤行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远端胰腺切除手术,一般认为切除胰腺组织应<70%,以免切除过多导致胰腺内分泌不足。Ⅳ级损伤关闭胰近断端,结扎主胰管,远端胰和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保留胰腺功能。Ⅴ级损伤可实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原则上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应严格掌握指征。(3)引流问题:本组病例采用双套管负压吸引流,引流管置放于胰腺上、下、十二指肠旁及盆腔。术后应注意引流量,观察引流液淀粉酶,如引流量少,引流液淀粉酶恢复正常,即可拔除引流管。(4)营养问题:此类患者多处严重消耗状态,腹腔广泛炎症渗出和较长时间的禁食,胃肠减压,使患者丢失大量体液及蛋白质。因此,及时补充营养、热量是治疗严重胰腺损伤又一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石美鑫,张鄢陵.现代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36-1037.

      [2]Moore EE,Cogbill TH,Malangom MA,et al.Organ injury scaling,Ⅱ:pancreas,duodenum,small bowel,colon,and rectum[J].Trauma,1990,30(11):1427-1429.

      [3]葛宝丰,张功林.急诊创伤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07-412.

      [4]苗毅,喻春钊.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胰腺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36 - 37.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红宇 朱 婷 鲍 健 作者单位:230000 安徽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摘要】 目的 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40例,其中初治19例,复治21例,21天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38%.直肠癌18例,PR 6例,SD 8例,PD 4例,有效率为33.3%;22例结肠癌患者中,CR1例,PR9例,SD8例,PD4例,有效率为45.5%。初治患者19例,CR1例,PR7例,有效率为42.1%。复治患者21例,PR8例,有效率为38.1%,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I度的神经毒性和I-II度的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结论 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大肠癌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oxaliplatin and 5-FU combined with CF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Chen Hongyu, Zhu Ting, Bao Jia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HeFei 23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ponse and toxic reaction of oxaliplatin and 5-FU combined with CF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In forty (40) cases,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were given oxaliplatin and 5-FU combined with CF. It was renewed in a twenty-one day perio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after two treatments.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PP) was 38%; in 18 cases with patients of rectum cancer, the PP was 33.3%. Not one case got CR, 6 PR, 8 SD, or 4 PD. 22 cases with patients of colon cancer, the PP was 45.5%. One (1) case got CR, 9 PR, 8 SD, or 4 PD. The main toxic reaction showed slight marrow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Conclusion Oxaliplatin and 5-FU combined with CF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has a good response rate, slight toxic reaction and a good tolerance. This treatment is worth using in future clinical cases.

      [Key words] Oxaliplatin;5-FU;C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我科使用奥沙利铂(L-OHP)与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岁。初治19例,复治21例,复治患者曾接受过5-FU/CF等药物化疗,但是均停止化疗1个月以上;直肠癌18例,结肠癌2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20例,印戒细胞癌2例,未分化3例。患者KPS评分>60分,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均正常,均经过CT、MRI、B超证实有可测量病灶。

      1.2 方法 L-OHP,130 mg/m2,静滴2 h,d1,5-FU,500 mg/m2,静滴6 h,d1-5,CF 200 mg/m2,静滴2 h,d1-5(5-FU前使用)。常规止吐处理。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后5~7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疗效评定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RR=CR+PR。毒副反应按照WHO毒性反应评定标准评定,L-OHP神经毒性分级:I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停止化疗后1周恢复正常;II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持续整个治疗过程,但无功能障碍;III级,长期功能障碍。

      2 结果

      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38%。直肠癌18例,PR 6例,SD 8例,PD 4例,有效率为33.3%。22例结肠癌患者中,CR 1例,PR 9例,SD 8例,PD 4例,有效率为45.5%。初治患者19例,CR 1例,PR 7例,有效率为42.1%。复治患者21例,PR 8例,总有效率为38.1%。初治和复治患者的疗效相比,初治患者疗效稍高,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I度末梢神经毒性(88%),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对冷刺激敏感,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停药后可以缓解,仅1例患者表现为II度神经毒性,其次是I-II度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67%)以及腹泻(35%),再次表现为I-II度骨髓抑制(7%),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仅1例患者表现为肝功能的损害,积极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不影响下一周期的化疗,全组病例无肾功能及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并未出现因为毒性反应而终止化疗的病例。表1 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CF 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毒副反应

      3 讨论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80%~90%的病理类型表现为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差,尤其是晚期和复发性大肠癌的治疗不甚理想。一直以来,主要以5-FU为主要治疗方案,以及加生化调节剂的模式治疗,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产生,大肠癌的治疗也得到了新的进展,其中L-OHP联合5-FU/CF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治疗大肠癌的新手段。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与5-FU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并且对5-FU耐药的肿瘤也有较好的疗效[1],单药对初治大肠癌的疗效可达25%,对复治晚期大肠癌的有效率可以达到10%左右[2]。而国外应用L-OHP联合5-FU/CF治疗总有效率可达到32%~58%[3]。国内孙燕等[4]报道治疗晚期大肠癌64例,有效率为34.4%。本组40例患者采用L-OHP联合5-FU/CF治疗总有效率为33.3%,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似,初治者疗效高于复治患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治患者使用该方案治疗仍然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案在化疗期间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毒性,发生率为88%,资料表明[5],此种神经毒性主要与L-OHP所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有关,具有蓄积性和可逆性,停药后可以缓解,不会影响化疗的进行。其次,消化道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I-II度的恶心呕吐及腹泻,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好转,骨髓抑制仅表现为I-II度的白细胞下降,经过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1例肝功能轻微损害的患者经过5天的保肝治疗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总之,L-OHP联合5-FU/CF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 燕.内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3.

      [2] Louvet C,de Gramant A.Role and value of oxaliplatin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s.Rev Med Interna,1997,18(4):368.

      [3] Beliberg H,de Gramont A. Oxaliplatin plus 5-fluorouracil:Clinical experienc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Semin Oncol,1998,25(Supp1 5):32-29.

      [4] 孙 燕,管忠震,金懋林,等.奥沙利铂但要或与氟尿嘧啶,甲酸四氢叶酸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III期临床试用报告.癌症,1999,237-249.

      [5] 林万隆.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肿瘤临床,2000,27(11):872-874.

    ↑上一篇: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