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微创手术后结合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02  浏览次数:509次

      作者:万晓冬 杨 凯 谢志飘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 云浮527300)

      【摘要】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后结合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手术药组为微创手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手术组残石率为8.57%,手术药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30天TBIL和AL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术后第1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药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微创手术后结合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确切。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肝胆管结石; 胆结石片

      肝胆管结石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上的所有胆管内的胆结石,其发生率在结石性胆道疾病中可高达80%以上,具有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1]。肝胆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肝胆管结石传统的疗法主要是使用剖腹手术治疗,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渐渐成为肝胆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2]。本院采用微创术后结合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29~59岁,平均42.1岁。术前均经B超及/或CT、ERCP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胆管结石病。

      1.2 分组资料

      上述确诊为肝胆管结石7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和手术药组。手术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1±10.2)岁;手术药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3±9.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情况见表1。

      1.3 治疗方法

      手术组在胆道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及其附件和双频双脉激光碎石机进行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手术药组施以手术组相同的手术和治疗,并于手术后排气后开始服用胆结石片,饭前30分钟服用,3g/次,3次/天,连服30天。

      1.4 观察指标

      术后第1和第30天患者分别抽血测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D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表1 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情况表

      2 结果

      2.1 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术后30天B超复查无明显复发,其中手术组残石率为8.57%(3/35),手术药组残石率为8.33%(3/3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 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BIL和ALT水平均较高,术后第30天TBIL和ALT水平较术后第1天均有所降低。两时间点TBIL和AL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手术药组与手术组相比,TBIL和AL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术后TBIL和ALT检测结果比较注:*与术后第1天值比较,P<0.05; #与手术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最常见、最复杂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外科手术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为主要手段,但手术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仍不尽人意,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可引起胆管损伤、胆道出血、奥迪括约肌和十二指肠损伤等并发症;同时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欠佳,术后残留及复发至今仍是个难题[3]。

      目前腹腔镜微创术对于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外科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直接在结石存在部位进行取石[3]。激光碎石机采用的是一种非热灼性的工作方法,对周围软组织不产生热效应。在碎石过程中产生机械冲击波使结石粉碎,而不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其在很短时间内能准确高效地击碎结石,对结石推动力极小,可避免胆道壁穿孔危险[4],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残石率。

      但术后如何更好降低残石率,改善术后肝胆功能是目前主要问题之一,肝胆结石片属纯中药溶石排石的口服药物,它能调节胆汁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的浓度和比例,阻断胆红素结石形成的环节,并能溶解已形成的结石,同时对胆酸盐有升高作用[5]。因此对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结石均有一定的消溶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解痉、镇痛作用。本临床观察表明,术后30天连续服用该药物,起到很好调整患者体内TBIL和ALT含量的作用,说明应用该药物对肝胆管结石微创手术后的巩固治疗有一定的作用,该药物价廉易于服用,无明显副作用,便于临床使用和推广,其有关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 吴金术.临床胆石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3.

      2 吴孟超,仲剑平.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374.

      3 廖乘龙.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福建医药杂志 2009,31(2):91~92.

      4 薛建东.激光碎石联合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管结石42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17):108.

      5 林伍弟.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病26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4,36(8):32~33.

    ↑上一篇:103例原发性胆囊癌疗效及预后评析
    ↓下一篇: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