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新辅助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1069次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宫颈癌在女性中呈现高发的状态,其发病率已处于妇科肿瘤的首位,已严重危害到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 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但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较差。笔者运用新辅助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年龄33~56岁,平均51.6岁;34例为低分化者,26例为中分 化者。按照国际妇产协会(FIJO)的临床分期标准,其中11例为Ⅱb期,23例为Ⅲa期,26例为Ⅲb期。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试验组采用新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具体操作过 程为:采用盆腔外照射配以腔内后装治疗,使用60Co治疗机进行盆腔外照射,前后野交替对穿照射,当A点到达DT32Gy/16次/4周时,将高剂量 1921r后装治疗机腔内,再行腔内后装照射,此时A点能够到达DT20Gy/4次/4周。在放疗后的3周左右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单纯的根治术治疗,所用设备与试验组相同,使用60Co治疗机进行盆腔外照射,前后野交替对穿照射,当A点到达DT32Gy/16次/4周时,再行盆腔四野照射,B点DT以20Gy/10次/2.5周的频率增加,最终的总量达到52Gy为止,前后挡铅4 cm避直肠膀胱,与此同时再行宫腔内后装治疗,A点到达DT40Gy/8次/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3年的生存率。1.3 疗效判定:依据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标准进行判定:局部没有肉眼可见的病灶,判为完全缓解(CR);肿瘤体积缩小程度≥50%,判为部分缓解(PR);肿瘤 体积缩小程度<50%,且未出现新的病灶,判为稳定(SD);肿瘤体积没有缩小或出现了新的病灶,判为病情进展(PD),总有效率 (RR)=CR+PR。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依据WHO制定的化疗不良反应评价标准。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A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疗效、不良反应、3年生存率比较分别见表1、表2和表3。表 1两组疗效的比较[例(%)]组别例数CRPRSDPDRR对照组3015(50.0)8(26.7)7(23.3)023(76.7)试验组 3023(76.7)6(20.0)1(3.3)029(96.7)P 值<0.05>0.05<0.05>0.05<0.05表2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例(%)]组别例数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对照组3030(100.0)23(76.7)30(100.0)试验组3019(63.3)11(36.7)30(100.0)P 值<0.05<0.05>0.05                   表3两组3年生存率的比较[例(%)]组别例数3年复发转移3年生存率对照组3011(36.7)19(63.3)试验组305(16.7)25(83.3)P值<0.05<0.053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危害到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由于宫颈的特殊结构,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癌症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此时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取不到预期的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放疗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新辅助放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放疗法,其可以有效地提高肿瘤的切 除率,扩大该病的手术适应证,降低肿瘤分期,有效地降低术后辅助放疗的几率,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1]。  传统的宫颈癌放疗方 法主要是结合体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部分患者不能够进行腔内后装治疗,而仅仅只能采取体外照射。传统的体外照射往往会导致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2]。因此,单纯的体外照射的疗效没有体外照射配合腔内后装治疗的疗效好。新辅助放疗则克服了单纯体外照射的缺点,该方法的适应证广泛,可以有效地解决患者排液、出血的症状,大大地改善了子宫周边的环境,从而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该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消除亚临床病灶,降 低了术中播散和术后复发的几率。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说明了该点,试验组患者的疗效远远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小于对照,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4参考文献[1]牛东升,孙丽敏.新辅助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09.[2]杨晋蓉,张英,谢珊莉,等.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3):582.

     

    ↑上一篇: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超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